简介: <正> 财务 主体既是其财权的享有者,也是其理财活动的参与者,其基本特征是独立性和经济性。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企业 财务 主体是谁?目前,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企业所有者 主体论、企业经营者 主体论、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二元 主体论、企业 主体论、企业 财务经理或 财务部门 主体论。可见,对这个问题有必要继续加以研究。一、企业法人财产权与 财务 主体的整体性在我国,建立以公有制为 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从法学角度来看,就是用法的形式明确资产使用、保全及其流转的一种规则或制度,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各利益 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关系。因此,要建立现代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根本途径就是使国有企业的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并使其人格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5年内,企业改革基本上是沿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一思路而展开的,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经济责任制”、“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四个阶段。从总 正>
简介:摘要:结构化主体是否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一直是会计核算中较有难度的事项,其是否合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较大。是否并表的问题,是会计核算无法绕过去的判断事项。本论文以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相关的结构化主体为研究主体,对若干结构化主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是否合并的思考逻辑。
简介:摘要素质教育时代进一步确认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且作出了新的诠释。在新的教育理念氛围中,学生的能力客观上得以明显提高,但同时在大气候之下存在堪忧之“潜流”即过极倾向,降低了对教师的要求,必须警醒。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对立的统一体,要高素质的学生要先有高素质的先生。
简介:本文通过对审美主体和伦理主体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个体存在的伦理层面的含义.首先考察了老庄和海德格尔的后现代宗教式的主体和儒家形而上的宗教主体,以及儒家就伦理问题对于老庄的挑战.结论是他们都缺乏把他者的生存作为自己的绝对的责任的伦理含义,因而是审美主体.其次,通过对于环境主体和伦理主体及审美主体的关系的讨论,阐释了这样一个哲学基本问题:伦理存在必须以有限性存在为前提;而后者只是一个哲学的抽象.片面地强调人的有限性(尼采),片面强调有限存在与超越者的关系(老庄和海德格尔),或否认人的有限性,这些观点都忽略了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伦理责任.后现代伦理学是指我,作为一个个体(me),对于他者的一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