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也并非尽然.晋代周处,年少时蛮横强悍,轻狂放荡,纵情肆欲,为祸乡里,恶名昭彰,众人唯恐避之不及,与河中蛟龙,山上白额虎一起被称为"三害",后来悔过自新,痛改前非,备受后人称道;唐代玄宗,早年英明俊睿,励精图治,知人善任,举贤任能,赏罚分明,晚年却骄奢淫逸,喜欢阿谀,附丽险辈,寡廉鲜耻,历代遭人诟病.如此正史有名者尚可信手拈来,而芸芸众生者更为不胜计数.看来,性之变易,实不罕见.本人从来不嗜烟,不近酒,不品茶,不打牌,不搓麻将,不恋下棋,更不善唱歌跳舞,除了读书和钓鱼,别无他好,人称清教徒.可是二年援藏,竟一度成了"歌迷舞痴".现在不管是北京的大街上和公园中,还是电视里和舞台上,只要听到藏歌,看到藏舞,便心痒如挠,神魂颠倒,情不自禁,手舞足蹈,随声附和——明知自己五音不全,手笨脚拙,天生缺少艺术细胞,却宁愿当众出丑,不避讥笑.
简介:“卡斯达温”,藏语意为“穿铠甲的人”,“卡斯达”藏语意为“铠甲”,“卡斯达温”歌舞,也称为藏族出征歌舞,是流行于四川阿坝黑水县上黑水和小黑水一带的藏族民间祭祀中的一种礼仪性歌舞,展现了原始的粗犷和豪迈,是远古时期藏族出征武士在出征前所即兴表演的民间祭祀中的一种礼仪性歌舞。古代藏族武士出征前,为自己能够战胜敌人而祷告,众乡亲为亲人的吉祥平安而祝福,这是“卡斯达温”这种民间祭祀歌舞衍生的主要原由。过去,“卡斯达温”这种民间祭祀中的礼仪性歌舞多在出征前和牺牲武士的葬礼上表演,如今,人们在喜庆丰收、节庆团圆之时,同样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卡斯达温歌舞来抒发情怀。“卡斯达温”歌舞,虽然没有特殊的舞蹈技巧、华丽的舞姿和场面,但它那庄严雄浑的气势却负载了一个古老民族精神和礼俗文化。
简介:笔者曾对堆协囊玛歌舞的曲体结构方面做了分析比较,并写有关于其结构上的关系一文,进而提出二者属'兄妹艺术'.经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而发现:这两大艺术品种的曲体结构大致趋于相似,而它们各自的表现色彩却截然不同.其中,堆协歌舞具有阳刚特征,囊玛歌舞具有阴柔特征.由此可见,把它们称为'兄妹'艺术的说法是恰如其分的,一点也不过份.另外,不仅在传统习俗上,而且在当代,往往把这两大艺术品种划为一种类别而相提并论,并已约定俗成,视之为拉萨地区特有而别具一格的艺术品种(在此所指的堆协是指拉萨堆协,它与堆巴堆协的区别在于高雅、细腻.而堆巴堆协的特点是粗犷、朴实).因此,我们把这两大艺术品种作为一种类别而给予规范是很自然而且很有意义的.
简介:山西民间舞蹈远在先秦时期就已非常活跃,如中外闻名的《蚩尤戏》。千百年来,山西歌舞不断继承发展,一直以乡土风格浓郁,形象生动活泼、造型独特著称。近年来,山西省歌舞剧院创作的《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等歌舞剧深受海内外广大观众的欢迎。山西歌舞
简介:在类型片中,歌舞片是最具有娱乐性的一种类型电影.但我们至今都没有真正认识到,作为电影的歌舞片存在着两种差异极大的影像形态类型:"后台式"歌舞片与"叙事式"歌舞片,以及"后台式"歌舞片与"叙事式"歌舞片两种类型的结合形态.歌舞片的性格就是歌舞片的叙事性格.歌舞片的叙事性格也就是身体在电影中对时间与空间的美学理念与处置方法.对歌舞片来说,性别在歌舞片中的反映与差异化表达,实际上是身体的歌舞表现.歌舞片是电影发展史上技术与艺术、商业互动和结合的佳例.从歌舞片的发生、滥觞到发展,也可以看出电影的这种艺术、技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影像特征,以及对电影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意义.丰富多彩的歌舞成为增添叙事魅力的特有手段(语言),歌舞的推进也是故事情节的推进,歌舞的高潮成为影片故事的高潮,歌舞身体的展现成为影像身体的经典,歌舞的视听享受成了故事感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