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医院 辽宁葫芦岛 12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恢复、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进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予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疼痛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干预中,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干预;复杂踝关节骨折;生活质量
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是骨科中常见骨折类型,患者骨折脱位后关节功能不稳定,容易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或骨折疾病。护理方法对促进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系统化护理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开展的护理活动,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降低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本院将系统化护理应用于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旨在为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临床护理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18~63岁,平均(41.23±2.36)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19~65岁,平均(41.35±2.47)岁。2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简单介绍踝关节骨折脱位相关知识、指导康复功能训练、叮嘱其规范用药、合理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模式,干预措施如下:(1)系统评估:患者入院后立即根据其患者受伤原因、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基础信息,建立个人档案,初步评估其关节功能,并协助完成一系列检查,将评估结果与检查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便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及护理计划。(2)系统性心理护理:首先,主动、热情与患者交流,获取患者信任与好感,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戒备心理;然后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邀请患者与家属一同参加,通过播放PPT、视频、发放宣传册、列举真实案例等方式讲解骨折脱位形成原因、治疗方法与过程、术后康复训练等内容,增强患者对疾病认识,并提高对术后康复的重视,告知预后效果,增加治愈的信心,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消除疑虑;最后建立骨科手术患者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保健知识,开通咨询通道,由专科护士负责及时解答,并可分享康复经验,增加患者康复训练的信心。(3)系统化康复训练:手术结束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摆放正确体位,患肢抬高,缓解疼痛与水肿,密切观察骨折处皮肤颜色及肿胀程度,及时进行消毒。术后当天,待麻醉消退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足趾屈伸活动与膝关节运动;石膏固定期间进行肌肉舒缩运动与股四头肌训练;术后6~7周,内固定去除后,全面实施踝关节运动,背伸牵拉至极限,15s/次,反复10次,足趾牵拉至极限,15s/次,反复10次,协助并指导患者利用双拐进行负重行走;术后8~10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练习半负重与纯粹负重训练,半负重:患肢置于椅子上,反复提起后脚跟,再恢复原位,反复10次;纯粹负重:抬起健肢,患肢单腿站立,坚持15s,恢复正常站立位,反复10次,所有训练难度及强度循序渐进。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术后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四项进行系统评价。(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将疼痛的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3分以下为患者能忍受的轻微的疼痛;4~6分为尚能忍受,但影响患者睡眠的疼痛;7~10分为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剧烈或难忍。统计时将0~3分记为完全缓解,4~6分为部分缓解,7~10分为无缓解。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3)生活质量情况采用骨科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QCL)进行评价,将生活质量分为角色功能、情绪功能二个维度,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选用Excel,采用IBMSPSS2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d,(±s)]
组别 |
下床活动时间 |
住院时间 |
完全负重时间 |
骨折愈合时间 |
观察组(n=43) |
2.23±0.13 |
9.06±0.73 |
34.96±3.24 |
64.27±5.34 |
对照组(n=43) |
3.67±0.61 |
13.46±1.21 |
43.65±4.51 |
75.64±6.17 |
t值 |
5.654 |
7.545 |
5.387 |
4.681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
角色功能 |
情绪功能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n=43) |
52.06±4.03 |
91.38±5.31 |
53.34±4.01 |
92.37±4.86 |
对照组(n=43) |
51.44±4.01 |
77.06±4.88 |
52.71±3.98 |
76.08±5.01 |
t值 |
0.504 |
13.021 |
0.612 |
15.304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2.3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疼痛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例(%)
组别 |
完全缓解 |
部分缓解 |
无缓解 |
总有效 |
观察组(n=43) |
31(72.09) |
7(16.28) |
5(11.63) |
38(88.37) |
对照组(n=43) |
17(39.53) |
12(27.91) |
14(32.56) |
29(67.44) |
X2 |
5.408 |
|||
P |
<0.05 |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护理的期望值也不断增高,对于踝关节脱位的护理中,由于患者遭受身心的双重折磨更应通过合理化的护理模式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系统化护理理念是在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的高速推动下应允而生的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在术前护理的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护理及术后的体位护理,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运动量及方案不仅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患者骨关节的恢复。
本研究通过术前术后患者心理生理的变化制定了相应的系统护理方式。从表1可见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恢复情况良好。从表2可见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组对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有明显效果。从表3可见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
综上所述,对于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护理来说,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术后恢复、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波,宋卫平,赵为夏,等.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医疗装备,2022,35(21):89-91.
[2]郭丁铭,温凯元.CT与MRI在诊断踝关节运动骨折分型中的应用[].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2,40(6):1591-1595.
[3]郑良孝,陈东亮,刘金伟,等.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三角韧带加强修补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0):5013-5016.
[4]黄黄秋波,王帅.CT三维重建技术对踝关节骨折分型诊断及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JJ.中国CT和MRI杂志,2022,20(10):162-164.
[5]张志伟.活血通经方外敷联合后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9):3302-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