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磁窑镇南驿卫生院 , 山东泰安 271412
【摘要】目的分析在阴道细菌检验中应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后的对比效果。方法随机抽取4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8年12月至2020 年12月期间入我院接受诊治并符合研究标准;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分别采用PCR检验法(实验组)和细菌培养法(常规组)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其临床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5.00%(棒状杆菌10例、肠球菌13例、加特纳菌15例),常规组的阳性检出率为80.00%(棒状杆菌例9、肠球菌例10、加特纳菌13例);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细菌培养法,PCR检验法的应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效果更加显著;可给予推广和采纳。
【关键词】PCR检验法;细菌培养法;阴道细菌检验;阳性检出率
细菌性阴道炎属于我院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其主要是指女性阴道因加特纳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导致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有鱼腥臭味及外阴瘙痒、灼热的综合征;临床治疗中需要找到其发病的致病菌,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整体提高患者的临床及预后效果。部分参考文献中曾表示[1],PCR检验法的应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效果显著;因此,本次研究中将随机抽取2018年12月至2020 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在其阴道细菌检验中应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并对比分析其检验结果。
1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4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0 年12月;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及本次研究内容。回顾分析研究对象资料:患者的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为42岁,均值(38.15±5.8)岁;患者的pH值升高范围5.0-5.5(5.21±0.12);其中包括棒状杆菌10例、肠球菌14例、加特纳菌16例;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经全部签署协议书。
1.2方法
1.2.1细菌培养法
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有医护人员使用无菌棉签置于阴道后穹窿处蘸取分娩物,之后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无菌0.9%氯化钠溶液中进行保存;在实验室检验中,将其检验标本放置在固体琼脂平板和斜面培养基、半固体琼脂培养基上,给予接种并放置与CO2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时间为48小时,通过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观察其长出的菌落并进行细菌种类鉴别。
1.2.2PCR检验法
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有医护人员使用无菌棉签置于阴道后穹窿处蘸取分娩物,之后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无菌0.9%氯化钠溶液中进行保存;在实验室检验中,将其检验标本进行15分钟的离心操作(1200r/min),之后将上清液清除加入组织裂解液后放置在60 ℃水浴环境下孵育,孵育时间为15分钟作用。取出后再次进行10分钟的离心操作(1200r/min),以上清液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制作DNA模板,同时需要作以空白对照(缓冲液和双蒸馏水、引物、模板),放入PCR仪中循环处理。
1.3指标观察
分别对两种检验方法后的阳性检出率进行观察记录,并作以有效的对比和分析[2];
阳性诊断标准[3]:(1)细菌培养法中长出典型菌落,经仪生化鉴定为阳性;(2)PCR检验法中条带宽度≤1mm,条带边缘整齐且在预期碱基大小范围内,背景无药斑和引物二聚体。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 )和(n/%)进行有效描述,组间值比较采用t值和x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5.00%(棒状杆菌10例、肠球菌13例、加特纳菌15例),常规组的阳性检出率为80.00%(棒状杆菌例9、肠球菌例10、加特纳菌13例);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见下表1:
表1 2组患者的细菌检验结果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棒状杆菌(n=10) |
肠球菌 (n=14) |
加特纳菌 (n=16) |
阳性检出率 (n/%) |
常规组 |
40 |
9 |
10 |
13 |
32(80.00) |
实验组 |
40 |
10 |
13 |
15 |
38(95.00) |
x2 |
- |
- |
- |
- |
4.114 |
P |
- |
- |
- |
- |
0.043 |
3讨论
细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中的常见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鱼腥臭味灰白色白带、白带增多、阴道灼热感、瘙痒等,如果不能给予及时的发现和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将会并发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相关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4]。
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5.00%(棒状杆菌10例、肠球菌13例、加特纳菌15例),常规组的阳性检出率为80.00%(棒状杆菌例9、肠球菌例10、加特纳菌13例);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阴道含有多种细菌,其彼此之间需要相互抗衡并使阴道处于正常的内环境,而当女性阴道中的PH值在3.8以内或超出4.2后,则表示其阴道环境遭受破坏,并存在阴道炎疾病;而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通常为乳酸杆菌减少或加特纳菌、厌氧菌、弯曲弧菌大量繁殖所致,需要给予及时的检测和诊断。在本次研究中所此采用的细菌培养法属于一种常见检测方法,其需要较为复杂的检测流程,且检出结果需要3天左右获得,再加上相关检测环境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PCR检测法则属于一种新型细菌性阴道炎检测方法,其在检测过程中主要通过DNA半保留复制基因技术工程获取检测结果,该种检测手段的应用对样本需求量较少且不受环境条件的因素影响,其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综上所述,临床中针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细菌检验中,采取PCR检测法后的检测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袁征. 细菌性阴道炎检验中采取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临床应用意义[J]. 当代医学, 2019, 25(35):34-35.
[2]陆丽洁. PCR检验法,细菌培养法对阴道细菌的检验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 11(35):118-120.
[3]董炎红, 蒋晓钦, 慕珂珂,等. 荧光PCR法检测妊娠孕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感染意义分析[J]. 黑龙江医药, 2019, 32(1):210-212.
[4]崔雪琼, 李梦檀, 丁娜娜. 聚合酶链式反应与细菌培养法在孕妇产前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中应用对比[J]. 实用医技杂志, 2020, v.27(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