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以及影像强化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以及影像强化特征

    孙昊

    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市300211

    摘要:为了分析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以及影像强化特征,本文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造影进行检查,观察不同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定量参数,观察不同强化程度级别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以及不同强化程度斑块的强化定量参数与新生血管的关系。结果显示低回声斑块组与混合回声斑块组在上升时间(RT)、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峰值强度(PI)等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回声类型斑块组与高回声斑块组在上升时间(RT)、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峰值强度(PI)等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回声斑块组和混合回声斑块组在上升时间(RT)均明显低于等回声类型斑块组与高回声斑块组(P<0.05);低回声斑块组和混合回声斑块组在曲线下面积(AUC)和峰值强度(PI)均明显高于等回声类型斑块组与高回声斑块组(P<0.05)。强化程度级别越高的斑块其相应的斑块病理组织学新生血管数量越多(P<0.05);峰值强度(PI)越高的斑块其相应的斑块病理组织学新生血管数量越多(P<0.05)。这表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检查,可以有效观察和评价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特征,从而为斑块易损性评估提供临床依据。

    关键词:超声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诊断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众多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查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1]。如脑血管事件便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并继发血栓所导致,脑中风也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颈动脉狭窄所导致[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生长过程中由于不均匀而产生破裂,形成碎屑物质,这些碎屑血液循环进入脑中,容易引起末梢血管的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者坏死[3-4]。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长过程中伴随着新生血管的增生[5]。通过对新生血管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6]。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随着超声显影剂的发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查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以及影像强化特征,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选取过程中,对于那些具有严重外伤、凝血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脏病患者等不在选取范围之内。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6例,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58岁,平均年龄为(68.7±9.6)岁。对于存在多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选取厚度最大的斑块进行分析,共分析斑块67例。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进行检查,仪器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9L宽频线阵探头,设置频率范围为6-9MHz。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取仰卧位,将颈部充分暴露,选择浓度为0.9%的无菌氯化钠注射液5ml稀释振摇后作为造影剂,然后采用超声探头沿着颈动脉自上而下,从左向右进行扫描,待斑块放大后采用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造影模式,注入1.5ml造影剂,观察不同斑块的强化程度、回声类型以及强化定量参数,包括上升时间(RT)、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峰值强度(PI),同时观察斑块中是新生血管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1.3观察指标

    本文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强化程度、斑块回声类型、不同斑块的强化定量参数以及新生血管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其中斑块强化程度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Ⅰ级是指斑块内部没有任何造影剂微泡强化信息,Ⅱ级是指斑块的基底面或者管腔面上存在稀疏的点状造影剂微泡强化信息,Ⅲ级是指斑块的基底面或者管腔面上存在密集分布的点状或者线状造影剂微泡强化信息,Ⅳ级是指斑块的基底面或者管腔面向斑块内部存在密集分布的点状、线状或者片状造影剂微泡强化信息[7]。斑块回声类型分为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和混合回声四种情况,低回声是指斑块80%以上面积回声低于颈动脉外膜,等回声是指斑块80%以上面积回声等于颈动脉外膜,高回声是指斑块90%以上面积回声高于颈动脉外膜,混合回声是指斑块80%以下面积回声低于颈动脉外膜,并且同时伴有高回声[8]。斑块的强化定量参数包括上升时间(RT)、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峰值强度(PI)。新生血管情况评分分为0分、1分、2分和3分,0分是指斑块内没有观察到新生血管,1分是指斑块内有非常少的新生血管,2分是指斑块内有一定数量的新生血管,3分是指斑块内有大量的密集分布的新生血管[9]。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期望值加减标准差形式表示上升时间(RT)、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峰值强度(PI),采用t进行检验;采用百分数形式表示不同强化程度级别斑块比例,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首先统计不同强化程度斑块数量,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6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Ⅰ级斑块数量为14例(20.90%),Ⅱ级斑块数量为12例(17.91%),Ⅲ级斑块数量为22例(32.84%),Ⅳ级斑块数量为19例(28.36%)。在所有斑块中强化阳性率为53例,占比为79.10%。

    表16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同强化程度数量统计

    3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检查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疗具有积极的意义。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是斑块不稳定性的重要标志,相比常规血管,版块内的血管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且通透性和脆性显著提高,容易发生破裂,引起血栓[10]。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对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发育情况进行有效观察,通常情况下斑块强化程度级别越高或者峰值强度越高其相应的斑块病理组织学新生血管数量越多。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检查,可以有效观察和评价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特征,从而为斑块易损性评估提供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张艳明,宋则周,傅燕飞,等.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预测脑梗死再发[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2):97-100.

    [2]张艳明,宋则周,傅燕飞,等.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联合ABCD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25(8):687-690.

    [3]丁昱,冯蕾,张海钟,等.超声造影观察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4):298-301.

    [4]任军勇,李春阳,RENJun-yong,等.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新生微血管的评价分析[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6,38(4):288-292.

    [5]李宏丽,宿阳,黄海宁.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及与脑梗死关系的评价[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8):1585-1588.

    [6]董晓云,李荔,仲艳密,等.超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对比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1):16-19.

    [7]蒋彦彦,朱建平,孙立.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应用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9):776-779.

    [8]黄海.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6):87-88.

    [9]高丽,薛红元,叶玉泉,等.超微血管成像及超声造影评价不同厚度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25(8):731-732.

    [10]陈韵雯,陈赛君,贲志飞.超声造影对不同回声类型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3):299-30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