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47例,其中孕期进行系统的管理的孕妇112例为研究组A,孕期未系统管理的孕妇35例为研究组B,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血糖正常且和研究组一般指标相匹配的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B的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研究组A(P<0.05);研究组A的母婴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的系统管理,可以使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甚至接近于正常孕妇水平。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我国GDM发生率为1%~5%,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1]。GDM不仅会增加母儿围生期疾病危险,而且将来母儿患2型糖尿病的机会明显增加。因此,做好孕期保健,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对降低母婴并发症、保证母婴的安全、提高将来母儿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分娩的GDM孕妇147例,其中孕期进行系统管理、血糖控制良好的孕妇112例为研究组A,孕期未系统管理、血糖控制不良的孕妇,或孕37周后发现GDM,或产后发现的GDM孕妇35例为研究组B,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血糖正常的孕妇100例做为对照组。3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孕产次、分娩时体重、分娩时体质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1。
1.2孕期管理的方法血糖控制良好标准为3餐前3.3~5.8mmol//L,餐后2h血糖<6.7mmol/L,夜间4.4~6.7mmol/L。
1.2.1饮食疗法根据孕妇的体重、活动量、孕周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分别为55%~60%、20%~25%、15%~20%,用食物交换份法分配到每天3~6次餐。
1.2.2运动疗法在饮食治疗的同时配合个体化的合理运动。以散步和孕期体操等轻体力活动为主,运动持续半小时,1次/d。
1.2.3胰岛素治疗对于饮食控制和运动仍不能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的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水平及时调整。
1.2.4围生期监护妊娠32周后每周检查1次,注意血压、水肿、尿蛋白、尿酮体情况,注意胎儿发育、胎儿成熟度、胎儿胎盘功能等监测,每周1次NST,每4周1次B超。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方差分析及X2检验。
2结果
2.13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的比较研究组A的围生期并发症如妊高征、酮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生殖道感染均低于研究组B(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这些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病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研究组B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研究组B的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23组围生儿并发症的比较研究组A的围生儿并发症如巨大儿、死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低体重儿、胎儿畸形均低于研究组B,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研究组B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3讨论
3.1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糖尿病可导致母体广泛血管病变,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管腔变窄,组织供血不足,很容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一旦并发高血压,病情较难控制,很容易出现胎儿宫内缺氧、胎儿生长受限、孕妇肾衰竭等。血糖控制不满意时,高血糖及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代谢紊乱进一步发展到脂肪分解加速,血清酮体急剧升高,进一步发展为代谢性酸中毒,酮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及胎死宫内。
3.2。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系统管理、血糖控制良好的研究组A与对照组比较,除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外,母婴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孕期系统的管理可使GDM孕妇的母婴并发症降到血糖正常孕妇水平,此观点与杨慧霞等[2]结论相一致。而孕期未系统管理,血糖控制不满意,或孕37周后发现的GDM,错失了治疗的时机,即研究组B的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研究组A。研究组B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的发生率和其他两组比较虽无显著差异,但有增高的趋势。
3.3目前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重点孕期血糖不易控制的原因:(1)随着胎儿的生长,孕妇及胎儿所需热能也不断增加,各孕周每天所需能量也应增加,增加热能的目的在于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胎儿生长;(2)孕妇的饮食要根据自己的孕周及体重情况、运动量制定自己的饮食计划;(3)各孕周胰岛素的抵抗程度不同,要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及胰岛素用量。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154.
[2]杨慧霞.妊娠期合理体重增长的推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0,13(2):151.
[3]刘溯.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干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634-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