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导入

    / 2

    浅谈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导入

    杨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师范学院欧亚语系,黑龙江牡丹江1

    摘要: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构建了不同国家的语言体系,因此学习一种外语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是进行日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并对文化导入的方法及原则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关键词:日语教学;日本文化导入;文化背景;差异

    在整个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构建了不同国家的语言体系并造成不同语言习惯,每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必然在其语言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原始人与现代人、西方人与东方人都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这就是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尤其近些年来,“文化差异”、“文化摩擦”、“异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异文化交流”等等词语频频出现使我们外语教学者深深的感受到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如果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产生“会说不会用”的现象,最终使交际失败。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外并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成功的交际除了良好的外语语言知识外,隐含在该国语言中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也不容忽视,文化知识的导入直接影响语言教学的深入发展。作为日语教师就对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导入日本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如何导入及应注意的问题做了初浅分析和探讨。

    1文化导入必要性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长期以来,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滋养了日本文化,加之由于日本的语言文字形成较晚,其大规模发展几乎是与中国儒教文化的传入同时进行的。所以,日本语言结构中大量溶入了中国文化。因此有人说:“日语很容易学,一看日语里的汉字就能大体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不尽然。尽管日语受汉语的影响很大,连日语里的假名的来源也都是模仿中国汉字的偏旁冠盖或利用草书创造而成的,日语里的汉字也是由汉语传入的,但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日语变成了完全不同于汉语的一门独立的语言。因为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日语中与汉语相同字体的词并不可能指同一事物。例如:“娘”这个词,在汉语中是“母亲、妈妈”的意思,而在日语中则是“女儿、闺女、女孩子”之意,意思截然不同。再如:“学生”一词,汉语里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可称之为“学生”,而日语中则特指“大学生”。再比如:中国人在见面时,打招呼说“你到哪儿去?”“你吃了吗?”其实并不想知道对方到底要去什么地方和是否吃了饭,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已。而日本人见面时多为“你好!今天天气真好啊!”“今天真热啊!”“今天真冷啊!”“连日阴雨,真叫人烦闷”!“最近总下雨啊!”等等,多数是说些有关天气状况或赞赏美好环境之类的言辞。这是因为岛国日本四面临海,地域狭小,自北向南绵延几千里,四季分明,山川多姿,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日本民族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的美学心理,培养出了一种世界上诸多民族中所罕见的细致而敏锐的自然观察力和季节感。如果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的与日本人初次交往的中国人就会说出令日本人啼笑皆非的“你吃饭了吗?”或日本人不愿意被人问及的诸如“你去哪了?”这类的寒暄话来。另外,中国人在吃饭时,并非很注重吃饭这一过程的开始和结束的言语行为。有客人在家里吃饭,也是由主人招呼客人开始吃,而在日本的餐桌上,作为客人先要说“いただきます!(不客气了,开始吃了。)”,吃饱后还要说“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吃好了,多谢款待!)”之类的话,否则会被视为有失礼貌。在礼节、习惯等方面,中日也有很大差异,日本人没有互相敬烟的习惯。拜访日本人的家庭,要事先约好。进入日本人的住宅时必须脱鞋。在日本访问时,窥视主人家的厨房是不礼貌的行为。日本没有请同事到家与全家人交往的习惯等等。

    因此,如果我们不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学好该民族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越深刻地了解所学语言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

    2如何进行文化导入

    首先,课前文化背景渗入: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完整的把握,对单词、语法的讲解准备还远远不够。对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日本文化要掌握。并在正式进入课程前适当的进行介绍。例如在讲解主人招呼客人进门时的请进时要用的是“お上がりください”。尽管“上がる”是“上”的意思,但译成“请上”就不地道了。如果课前把日本的房屋结构及和中国的不同讲解清楚,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其次,课堂上要把理解放在第一位:在日语课中导入文化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日本语、日本文化、日本人,即掌握日本文化的“精神”。要达到此目的,则应注意讲清语言的文化背景,并通过与中国文化的对比明确日本文化及日语的特点。对因文化能力不足而造成语言上的错误,光简单单地进行判错、改错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造成错误的原因。模仿是外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特别在语音、句型等教学上更是如此。但是,如果一旦涉及文化的东西时就不能单纯靠模仿,因为有时模仿反倒会造成错误。所以,文化内容的教授不光要解决“知其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应解决“知所以然”的问题。

    最后,就应该是课后文化对比巩固: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内容开设“日本文化”介绍,有的方失的进行系列性的讲座。可给学生提供生动的文化背景的学习空间,以便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度。例如可根据教授内容放映日本影视作品、电视剧等。并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如果出现打电话及到别人家拜访的场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并纠正避免因文化不同导致两个国家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出现的语言错误。例如给日本老师打电话想早上去拜访这一场景,如果老师回答说:“さあ、ちよつと……”,那么学生就会继续问晚上怎样,结果老师的回答还是一样。其实这里所说的“さあ、ちよつと……”根本不是“有一点点事”,而是一种拒绝方式,因为学生没明白真正的意思,以至造成了交际的失误。像这样的课后巩固日本文化背景知识,不但能提高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开拓他们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文化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必须了解中日两国语言的社会文化差异。教师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广博的知识,要随时注意流行的日语学刊、流行语、外来语等,不断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变迁。教师不仅向学生提供日本文化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下正确表达,并设法帮助学生避免用中国的文化标准来衡量日本文化,使学生尽快获得一种跨文化意识。教师,必须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要重视日语运用是否恰当。引导学生不但应当具有中日两种语言的对比语言学修养,而且还应具有中日两国的比较文化背景学方面的一定学识,以防汉语对日语交际的干扰。

    其次,对日本文化教授的时机及比重的适当把握。文化导入在外语教学中固然重要,但要拿捏好导入的时间,课前、课中、课后要适当而合理,这需要教师的经验和不断摸索。而且,文化背景的介绍的“量”要适当,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也不能洋洋洒洒,没完没了,本末倒置。使日语课变成了日本文化介绍或中日文化比较课。

    最后,注意实用性,即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日常交际的需要。要与日常所需密切相关,与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只有这样学习动机就会变成强大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则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在日语教学中,应重视中日文化上的差异,并应了解、研究这种差异。并且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尽快地提高自身的日本文化修养和结合文化进行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1997(2).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3]陈岩.文化与翻译[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4(3).

    [4]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