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平(福建省泉州市第180医院内一科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262-02
【摘要】通过探讨血液滤过患者留置导管的相关问题,得出结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可作为血液滤过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导管相关性问题,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血滤质量和存活率。
【关键词】血液滤过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
血管通路是血液滤过患者的生命线,是患者接受血液滤过的前提条件,我院自2004年8月~2009年8月对98例血滤患者进行中心留置导管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2004年8月~2009年8月我科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98例,其中男78例,女20例,年龄18~70岁,其中车祸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56例,大面积烧伤导致高钾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的13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29例,共行360例次血滤,其中颈内静脉置管血滤100次,经股静脉置管血滤260次,血流量220~350ml/min,机器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DIAPACICRRT和美国百特公司生产的AQUARIUS,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的是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11.5F—16cm的弯头单针双腔导管和12F—16cm直头单针双腔导管。
2结果
98例患者共接受颈内静脉导管置入20例,透析100次,股静脉导管置入50例,透析260次,感染发生率为8.0%,颈内导管感染发生率为4.0%,股静脉感染发生率为5.0%,感染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导管血流不足发生率分别为8%、11%、10%。颈内静脉感染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导管血流不足发生率分别为4.0%、5.5%、6.0%,股静脉导管发生率、股静脉血栓、导管血流不足发生率分别为5.0%、5.5%、4.0%,导管意外脱落、局部血肿、出血发生率总体为0.5%、1.4%、2.2%。
本组感染率8%较卞维静等报道并发症感染率9.3%低,可能与未将局部感染计入在内有关。本组深静脉血栓导管血流不足发生率分别为11%、10%,明显高于卞维静等报道7.6%、5.12%,考虑封管的方法不妥,封管的肝素浓度和剂量、封管帽需要改进。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
护士在给患者上机前,应态度和蔼,语气平和,向患者详细介绍注意事项,给其讲解血液滤过的重要性、置管方法及其如何配合,做好疾病解释工作,克服悲观情绪,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2感染的预防
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血滤治疗前,导管外口用0.2%安尔碘以管端为中心螺旋形消毒后,用0.2%安尔碘纱布包裹导管外端,血滤后用0.2%安尔碘消毒插管周围处皮肤,皮肤消毒以双腔管壁为中心,用0.2%安尔碘作螺旋形消毒后,直接大于5cm,消毒至少2次,然后用百多邦涂于管壁周围皮肤,以防感染,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另外,每次血滤下机后封管需更换新的无菌肝素帽盖紧。为降低感染率,应提倡每天至少更换敷料1次。
3.3导管通畅
导管通畅是充足的血液流量的保证,深静脉插管后患者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导管缝线断裂,导管脱出、而影响透析;股静脉穿刺者患侧下肢不得弯曲90°,也不能过多起床活动,要保持会阴部的清洁,会阴护理每日2次。
3.4局部小剂量抗生素应用
在血透过程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发热患者排除其他致热原因外,在血透前取导管内容物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透析结束后,先用小剂量敏感抗生素与1∶4的肝素混合封入管内。
3.5出血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或血肿、导管栓塞、静脉狭窄等,透析早期以出血和血肿常见,一旦发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并于局部压迫止血,同时遵医嘱调整抗凝剂的用法,必要时拔管止血。
3.6血栓形成
临床上一般采用尿激酶溶栓法,按照DoQ2指南推荐的方案,用浓度为5000~10000U/ml尿激酶3ml轻轻注入动、静脉腔内,保留15~20min,用含有尿激酶的生理盐水反复抽吸,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若溶栓效果不佳,立即拔出深静脉导管,重新建立血管通路,切不可用力推注药物,以免血栓脱落,造成静脉栓塞。
3.7严格执行医嘱
隔日用肝素盐水封管1次。我中心一般用30mg肝素3ml生理盐水分别注入动、静脉端,高凝患者还可直接用浓肝素封入动、静脉管腔,收到良好效果。
3.8健康指导
嘱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使其了解置管的重要性,尽量减少下肢活动范围,以防脱管,一旦发现脱管,立即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并通知医师、护士进行紧急处理。活动和睡眠时避免压迫导管以防血栓形成和血管壁损伤,穿、脱衣服时要特别注意保护留置导管,以免把导管拉出引起出血。
参考文献
[1]卞维静,付芳婷.477例患者血液透析中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4,14,2:83-86.
[2]朱菊平,常辉,才春华.72例中心静脉置管及并发症防治体会.中国血液净化,2006,12,1:86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