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8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换药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cGill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换药次数、缩小创面面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同时安全可靠。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可行性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开放性创伤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严重程度也逐渐增大,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给骨折患者的恢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伤情越复杂,创伤处理越复杂,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1]。针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有传统换药技术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两种治疗方法,为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本文从住院时间、综合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多个方面判断负压引流技术在临床治疗上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8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其中因交通意外导致下肢软组织损伤26例,下肢骨折31例,上肢骨折21例,咬蛰伤至肌腿外露2例;创伤面积大小为2.8cm×3.3cm-17cm×29cm;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2-62岁,平均39.8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4-60岁,平均38.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创伤面积大小、创面软组织损伤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首先彻底清除创面内污物、异物以及全部失活组织,然后将患者的残腔敞开,用VSD材料覆盖患者的损伤部位,封闭创面需使用生物活性的半透膜,在确保引流管畅通无阻、无打折现象的基础上,接通负电压电源进行负压封闭引流。在此同时,及时准确地观察患者的临床体征变化,包括血压、脉搏、体温等,还需要注意引流物的颜色、流量,引流瓶达到一定量时需更换引流瓶,在更换时要先用止水夹夹住引流管,再关闭负压源,以避免引流液回流,维护负压引流设备。提醒患者及看护人员或家属注意不要折压、牵拉引流管,时刻观察局部敷料,避免由于密封不严或引流管堵塞而导致引流治疗失败。看护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汇报给医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技术:与观察组相同,先进行彻底清除创面内污物、异物以及全部失活组织,然后将患者的残腔敞开。将患者固定,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换药方式采用多侧孔引流管冲洗和引流。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McGill疼痛评分[2]、住院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McGill疼痛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McGill疼痛评分为(4.3±1.3)分,对照组McGill疼痛评分为(6.2±1.4)分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8.5±1.3)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5.7±3.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对照组发生骨髓炎4例,并发症发生率1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将患者骨创伤创面组织损伤部位用特殊材料制作而成的敷料进行封闭覆盖,持续一段时间进行负压吸引,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关键在于手术前彻底清创并彻底止血[3]。众所周知,坏死组织极易滋生各种细菌,伤口的愈合会被溶解酶或者各种细菌毒素影响,另外,清创有助于避免负压引流管周围创面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凝块的形成。要想做到完成成功负压引流,有效的负压吸引极其重要[4]。首先,创面的敷料应该与创面充分接触,不留空隙,半透膜密封创面同样应该严密,而且还应做到避免直接接触到较大的血管和神经。手术之后,应注意观察敷料是否塌陷、是否形成引流管管型[5]。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在各个方面都优于传统换药技术,不仅降低了每次换药创面与空气接触的次数,从而减少二次感染的可能,也避免了交叉感染,更能减缓患者的疼痛感,血液循环更加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换药技术,可减少换药次数,降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骨创伤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唐志豪.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118-119,122.
[2]张涛,李孝建,邓忠远,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在老年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3):90-92.
[3]魏丹,王跃,袁加斌,唐孝明,张斌,卢冰,谭波.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内固定一期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合并Morel-Lavallée损伤[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01).
[4]邓凯,喻爱喜,余国荣,等.传统纱布开放换药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临时治疗不同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10):854-858.
[5]陈巨鹏,吕厚忠,黄海样,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创伤中软组织损伤创面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