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目的比较3种无创通气模式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RDS早产儿111例,按照呼吸支持方式,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组(35例)、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组(30例)、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组(46例)。比较3组患儿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4~6 h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P/F比值(PaO2/FiO2),无创通气失败率、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3组患儿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4~6 h的pH值、PaO2、P/F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iPAP组、NIPPV组患儿无创通气4~6 h的PaO2、P/F比值均要高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iPAP组PaCO2低于NCPAP组(P<0.05);BiPAP组、NIPPV组间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NCPAP组比较,BiPAP组、NIPPV组患儿的无创通气失败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BiPAP组、NIPPV组间的无创通气失败率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儿总无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成功者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和总用氧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漏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RDS初始治疗中,采用NIPPV或BiPAP通气模式在提高氧合、降低5 d内气管插管率方面优于NCPAP通气模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出版日期
2021年08月14日(中国Betway体育网页登陆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