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布置不合理、配筋设计不当、伸缩缝和施工缝设置不当等都会导致出现建筑结构裂缝的产生。因此必须合理的布置建筑结构,采取合理的构造措施,加强配筋设计,从而起到控制和减少建筑结构裂缝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裂缝;措施分析 引言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结构设计作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对而言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墙体以及楼板的裂缝现象的出现,但是由于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实际原因包括很多方面,这就给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因此想要避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出现,首先就需要针对结构裂缝出现的原进行一定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科学合理并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控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出现裂缝的现象。 1 裂缝的特征 ①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很大一部分的竖向产生的,而且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尺寸与墙体的实际高度相符,结构裂缝的实际形状表现为中间相对较宽而两端延伸部分逐渐变细直至看不到;②规模相对较大的结构裂缝的宽度一般都小于 0. 3 毫米,只有极少数的结构裂缝的宽度大于 0. 3 毫米;③结构裂缝的位置很大一部分出现在墙体的中间,只有极少数的结构裂缝出现在墙体的两端;④由于拆除模板的之后的结构裂缝出现的几率是比较大的,这就说明结构裂缝的出现与温度的快速变化具有非常大的关系;⑤经过时间的变化,裂缝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逐渐向着数量逐渐变多的方向发展,但是结构裂缝的实际宽度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改变的,这就表明这种现象的发生会受到硷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长短的影响;⑥在对墙体进行回填的过程中,结构裂缝中一般会出现漏水的现象,但是实际漏水问题并不是特别严重。 2 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成因分析 2.1 原材料质量的管控问题 原材料质量的管控问题,具体包括混凝土砂石、水泥与粗细骨料的选择质量不达标、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不恰当,部分砂石含泥量高于标准要求,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与抗渗性能下降,在浇筑后容易形成网状裂缝。因此在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施工单位必须依据施工标准要求与合同条例,选择与施工项目相应的施工材料,并依据设计标准来配置原材料的配合比,以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减小建筑裂缝发生的概率。 2.2 施工工艺不达标 建筑施工工艺不达标所形成的裂缝,在细长薄壁的建筑结构中较为常见,影响到整体结构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质量的管控,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并组织培训活动,增强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设计标准要求,从根源上杜绝裂缝的发生。 2.3 散热不均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的温度散热不均匀,使得内部受力大于外部受力,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温度应力裂缝,给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散热速度的控制,尽可能确保混凝土在凝固时的散热速度同步进行。 3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常见措施 3.1 对于原材料的选材要十分的严谨 原材料的质量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但是原材料的质量是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根据资料显示,由于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于原材料没有一个准确的要求就很容易造成质量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企业为了使得成本能够得到控制,就会选择相对比较廉价的材料,因此建筑工程出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在结构设计阶段对于材料的搭配以及材料的实际品种以及规格进行明确,在对于原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是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以及标准来进行的,对于厂家的选择也应该严谨,进厂之前对材料进行审核,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 3.2 结构的平面布置 应当确保建筑结构平面布置的规则性,避免平面布置形状出现突变的情况。在平面存在凹口时,应当在凹口部位的边缘设置拉梁,凹口周边的楼板应当适当的加厚并且对配筋进行强化,楼板的负筋应当拉通。此外还应该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对建筑结构的长度进行控制,在建筑结构的长度超过相关规范规定的数值时,地下部位设置后浇带,地上应设置膨胀加强带。后浇带通常设置在梁和楼板的 1/3 跨的位置,宽度应当在 800 ~ 1000mm 范围内。加强带宽度一般为 2000 ,带两侧布置密孔钢丝网,以此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分隔开,钢丝网垂直布置于上下层(或内外层)钢筋之间,并用钢筋加固。膨胀加强带带内增设 15% 水平温度钢筋,水平温度钢筋均匀布置在上下层,内掺 12 %的膨胀混凝土后,且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后浇带及加强带的设置应当将梁、墙和板完全的分开,钢筋仍然应该连续的配置。在房屋长度超过规定的的数值比较大的情况下,应当进行变形缝的设置。在建筑物群房和主楼的高度相差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在主楼和群房之间进行沉降缝或者是后浇带的设置,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或者减少因为基础沉降而导致的裂缝的产生。 3.3 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建造技术 建筑结构在设计中,技术是控制裂缝的基础,我们必须提高建筑技术的水平。首先,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社会上关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向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其次,除了引进技术之外,创新才是发展的灵魂,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建造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更多的专家、高等院校参与到建造技术的队列中来,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控制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裂缝。 3.4 做好混凝土建筑物的浇筑施工技术控制 设计中需要对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及浇筑方法、注意事项,以便最大限度的降低裂缝的发生几率。浇筑施工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到的因素也很多,也需要施工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素养,所以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上的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了,工程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3.5 加大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督力度 建筑结构在实际施工中,一般都是专业知识水平不太高的工人去完成,而专业的工程师只是施工前给予一定的指挥,所以,作业过程难免会有一定的偏差。比如温度控制上有难度、浇筑时间的选择遇到问题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督力度,安排专业的监督专员参与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及时指出工人施工的错误、给予一定的指导,并在施工之余,为员工提供一定的培训,向其灌输正确的施工思想与技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减少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结束语 总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裂缝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对施工安全和居住安全都有着巨大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裂缝给予高度的重视,深入剖析产生裂缝的原因,结合这些原因,以最科学的精神、最严谨的态度和最专业的施工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出控制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裂缝的有效措施,促进建筑质量的提高,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鸿超 .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现浇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6 ( 18 ): 23-24+27. [2] 刘红 . 论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控制裂缝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6 ( 24 ): 143.
出版日期
2020年09月22日(中国Betway体育网页登陆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