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教学理论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在“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促进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发展。基于此背景,对基于学生差异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基于课前调查,准确把握学情;运用分层教学,促进个性发展;施个性评价,促进健康发展”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差异教学;优化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必须要立足于全体学生,为其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保障积极有效的指导。然而就当前的课程教学实践来看,前者基本能够得以实现,而后者却存在明显的难度,因为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不管是天资兴趣,还是具体的生活环境以及文化背景,都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知情意行也远远不同。课堂教学的开展大都立足于班级的中间层次,针对高低两头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情况:高层次的学生会认为课堂教学过于简单、毫无生趣,低层次的学生会认为枯燥难懂,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这些现象的发生主要源自于课堂教学的设计,未能充分体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一、基于课前调查,准确把握学情 开始学习新课之前,很多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或者存在生活概念原型,然而这些原有基础大都存在显著不同。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充分考量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这一点极为重要。 通过调查和统计,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除了常规的教学思路之外,还可引入碰撞、相撞、撞击等图片,这样就能够基于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准确辨析摩擦的概念。 二、运用分层教学,促进个性发展 在小学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开展分层化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基于思维差异,设计导学问题情景。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不可能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设计,既要照顾优等生的探索需求,同时也不可忽视学困生的学习困难,既要紧抓两头,也不能放弃中间,这也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职业操守。针对课堂问题的设计,应充分展现梯度的特点,立足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是对分层教学的充分落实,也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空间,这样既可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也能够促进每一个层次学生的积极发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设置具有悬念的问题是一种有效且重要的手段,目的就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够就科学问题展开积极多元的探索并自主习得新知。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特征”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如将三角形衣服架、三角形路标、三角形建筑物、三角形铁塔等,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熟悉感,然后在引导学生制作三角形的路标和四角形的路标,并进行上下左右的拉扯和扭动,在不断的分析与表达过程中对三角形进行认识,明确三角形的稳定性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必能顺利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运用所学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可以沿着一定的逻辑顺序,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探讨以及分析、对比等一系列活动,能够对三角形有更深刻的认知。为了充分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由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进行回答,既落实了分层教学的原则,也能够给予不同层次学生平等的学习和探讨的机会。 2.基于学情差异,进行分层备课。分层备课必须立足于学生差异,这样才能基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立足于学情以及一类学生的特点,才能够恰当的处理教材、教法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保障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发展。例如,可以结合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和总结知识特点,方便识记。基于前测我们发现:在小组实验中,不管是之前的实验设计,还是具体的实施过程,乃至数据的归纳和总结等,都是由小组内的极少数成员说了算,其他成员在活动中的角色如同摆设。那么,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恰当的前测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外,还要基于具体的探究能力对学习小组进行重构,也可以结合“锦囊”的使用,充分考量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当遭遇思维困境时便可求助“锦囊”。 3.基于思维差异,引导分层探究。对于分层授课这一教学环节而言,具体的实施过程必须以生为本、以探究为主线,才能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顺利达成能力这一目标。所以对于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而言,必须充分考量学情,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乐于探究、在任务的实现过程中得以发展。 由此可见,对于差异化教学方式而言,应当是具有隐性特点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而展开的类别以及水平相同的学习活动。具体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切不可使学生感受到水平之间的差异。 三、实施个性评价,促进健康发展 1.基于不同内容,开展多元评价。所谓评价方式,实际上就是在评价过程中所选择的具体的方法和呈现方式,当前的数学课程学习评价,更多的集中于纸笔测验、表现记录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评价内容以及评价目的,选择合理灵活的实施手段。 针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会选择纸笔测试的方式,以分数或者等级的方式进行呈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具体的学习质量。纸笔测试的方式主要包括课时、单元以及学期测试等。实际评价过程中也应当结合充满激励性的语言,例如有道理、真棒等等,目的就是为了诊断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表现。 2.基于不同学情,开展差异评价。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自身的差异性,来评价学生,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作者 路亚莉
    出处 《中小学教育》 2020年06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7月18日(中国Betway体育网页登陆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