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1. 风险因素分析:收集神经外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病情、护理操作、医疗器械使用等方面,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如操作不当、医疗器械故障、药物过敏等。2. 处理对策:根据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包括加强培训、定期检查器械设备、加强药物管理、建立应急预案等。结果: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以下风险因素:1. 患者病情复杂,手术创伤大,易发生并发症。2. 护理操作难度大,如颅内压监测、引流管护理等,易出现操作失误。3. 医疗器械设备故障,如脑电图仪、呼吸机等,影响治疗和护理进程。4. 药物过敏反应,如使用抗癫痫药物、抗生素等,可能导致患者不适。针对以上风险因素,我们提出以下处理对策: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2. 定期检查器械设备,确保正常运行,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设备。3. 制定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严格药品存储和使用管理,避免药品过期或混用。4. 做好过敏史登记和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药物过敏反应,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处理对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培训、设备检查、药品管理、应急预案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同时,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优化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介入手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麻醉体会。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开展神经介入治疗手术,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比麻醉效果与认知功能(MMSE)评分。结果:自主呼吸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术后6h、24hMMSE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时,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可以改善麻醉效果,减轻术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因素、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内感染的存在,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159例。神经外科手术后引起感染的病原体的单中心分析,记录患者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并使用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后脑脊液漏、手术频率、颅内置管引流和手术时间。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到180株病原菌,其中71.88%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余为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的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对氨曲南和环丙沙星完全耐药。对于美罗培南,肺炎克雷伯菌是敏感的,而鲍曼不动杆菌仍然具有耐药性。两者对其他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革兰氏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对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性为100.00%,而对一般抗生素耐药性较高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0。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术后脑脊液漏、颅内导管引流、手术时间、手术频率等。颅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致病菌对一般药物具有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