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宫腔镜下刮宫术与诊断性刮宫对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分析本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1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资料,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行诊断性刮宫,实验组患者行宫腔镜下刮宫术,对比两组手术的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论实验组患者检出异常94.44%(85/90),比对照组患者67.78%(61/90)高,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意义(P<0.05);实验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更低,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下刮宫术相比诊断性刮宫具有更高检出率,并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及研究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性刮宫、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给予其病理检查、超声检查,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为其采取诊断性刮宫以及宫腔镜检查,以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计算超声、诊断性刮宫以及宫腔镜的符合率与操作时间。结果超声、诊断性刮宫以及宫腔镜的符合率分别为52.63%(100/190)、73.68%(70/95)、92.63%(88/95),操作时长分别为(5.11±1.22)分钟、(15.45±3.24)分钟、(23.21±7.56)分钟。结论超声、诊断性刮宫操作时间短但符合率低,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初检,宫腔镜操作时间长但符合率高,临床应使用宫腔镜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诊。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探究子宫内膜诊断性刮宫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检查和诊断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数量共72例,研究日期从2020年9月到2021年11月,在诊断的时候主要使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具体的诊断价值进行深入探究。结果 通过诊断可以看出,在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里面激素水平失调的数量共27例,占据比例为37.5%;月经状态正常同时有各期内膜的数量共18例,占据比例为25%;出现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数量共27例,占据比例为37.5%。结论 为了精确诊断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在诊断的时候可以使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的方法,帮助主治医生对患者患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案,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该诊断方式。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与诊断性刮宫诊断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4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分为宫腔镜检查组48例和诊断性刮宫组46例,两组患者均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检查准确率以及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与诊断性刮宫组相比较,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炎,子宫息肉以及子宫内膜癌的检出准确率均显著性高于诊断性刮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诊断性刮宫组相比较,宫腔镜检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性低于诊断性刮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双腔喉罩麻醉在肥胖患者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手术中的应用,旨在选择一种最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8年期间择期行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手术的女性患者60例。年龄29-50岁,ASAⅠ-Ⅱ级,体重指数(BMI)35-40kg/m2.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双腔喉罩通气组(L组)和静脉麻醉通气组(T组),每组各30例。L组采用喉罩麻醉的诱导,T组采用常规的静脉麻醉诱导,术中监测BP、HR、SpO2等各项生命体征的数值,术后记录患者苏醒程度,并观察围术期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L组采用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即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1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进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使用七氟醚0.8%-2%,并予手控辅助呼吸直至恢复自主呼吸;另一组采用芬太尼1ug/kg,丙泊酚2.5mg/kg。结论双腔喉罩应用于肥胖患者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手术,术中更易管理,且对肥胖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不影响苏醒时间,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小。此外,双腔喉罩的置入相对简单,不增加围术期麻醉管理的难度,病人安全舒适,更加适合中度肥胖患者宫腔镜手术的麻醉。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不同减压球放松训练方案,应用于局麻诊断性刮宫手术患者,观察不同减压球放松法对局麻诊断性刮宫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术中疼痛的影响,评估不同减压球放松法在局麻诊断性刮宫手术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将成都市某三甲医院门诊手术室的277名需要行局麻诊断性刮宫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光滑压力球组、穴位压力球组。结果:术前焦虑水平及术中疼痛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光滑压力球组与穴位压力球组无统计学差异。压力球在手术过程中防止身体乱动的有效率为77%,在术中提供安全感的有效率为46.8%。结论:对局麻诊断性刮宫患者采取压力球放松法,能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改善,减轻术中的疼痛,提高患者术中配合,有利于手术顺利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双腔喉罩麻醉在肥胖患者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手术中的应用,旨在选择一种最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8年期间择期行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手术的女性患者60例。年龄29-50岁,ASAⅠ-Ⅱ级,体重指数(BMI)35-40kg/m2.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双腔喉罩通气组(L组)和静脉麻醉通气组(T组),每组各30例。L组采用喉罩麻醉的诱导,T组采用常规的静脉麻醉诱导,术中监测BP、HR、SpO2等各项生命体征的数值,术后记录患者苏醒程度,并观察围术期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L组采用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即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1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进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使用七氟醚0.8%-2%,并予手控辅助呼吸直至恢复自主呼吸;另一组采用芬太尼1ug/kg,丙泊酚2.5mg/kg。结论双腔喉罩应用于肥胖患者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手术,术中更易管理,且对肥胖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不影响苏醒时间,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小。此外,双腔喉罩的置入相对简单,不增加围术期麻醉管理的难度,病人安全舒适,更加适合中度肥胖患者宫腔镜手术的麻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断性刮宫术在诊治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01-01~2022-12-30收治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45例进行研究,其中40例接受传统诊刮术,5例接受宫腔镜下诊刮术。结果:40例传统诊刮术后病理检查,子宫黏膜下肌瘤1例,子宫内膜息肉5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3例,内膜非特异性病变21例,诊断准确率为62.50%。5例宫腔镜下诊刮术后病理检查,子宫粘膜下肌瘤1例,子宫内膜息肉3例,宫颈息肉1例。诊断准确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在诊治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有较好的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