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查TORCH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方法收集38例胚胎停止发育的稽留流产妇女(实验组)和38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对照组)静脉血3ML进行TORCH的检测,比较两组妇女TORCH检测的阳性率,观察TORCH与胚胎停止发育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实验组TORCH感染阳性26例,阳性率达68.4%,其中弓形虫感染15例,风疹病毒感染1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10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8例。对照组TORCH感染阳性率26.3%,其中弓形虫感染9例,风疹病毒感染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4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2例。对照组TORCH感染10例,阳性率达26.3%。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TORCH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次数之间无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TORCH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有关,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的价值。方法取我院早期妊娠进行超声检查的孕妇,先用常规超声经腹探查早孕情况,再用高频超声检查。明确见胚胎组织而未见原始心管搏动的孕妇、妊娠囊>40mm而未见胚胎组织者纳入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第一组,398名孕妇,比较高频超声与常规超声诊断胚胎停止发育情况。第二组116名孕妇,比较高频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胚胎停止发育情况。结果第一组高频超声与常规超声比较,首次检查见清晰胚胎组织而未见原始心管搏动者322例VS193例,妊娠囊>40mm而未见胚胎组织者76例VS92例。第二组高频超声与阴道超声比较,两项观察指标结果分别为102例VS106例,14例VS10例。结论高频超声检查早孕期胚胎停止发育比常规超声有显著优势,比阴道超声操作方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胚胎停止发育(embryonicarrest,简称胚停)孕妇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胚停孕妇和40例健康孕妇,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两组孕妇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查,统计两组孕妇妊娠2周、4周、6周CD3、CD4、CD8、CD4/CD8结果,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妊娠6周以内,CD3和CD4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2周时,CD8和CD4/CD8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4周和6周时,研究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胚停孕妇妊娠约6周以内CD3、CD4基本无明显变化,但CD8数量增加,CD4/CD8升高,可能与胚停发病有一定联系。
简介:摘要目的孕妇UU(解脉支原体)与CT(沙眼衣原体)、以及MH(人型支原体)的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实施诊疗的有早期妊娠特征且要求保胎的孕妇590例作为分析对象,对于该两组做孕前检查或者明确怀孕后、以及人工流产术之前,都实施了宫颈分泌物UU与CT、以及MH检测,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感染、混合感染和总感染率。结果观察组中,UU和MH感染共为63例(37.06%),CT感染16例(9.41%),总感染率46.47%(79/170);明显低于对照组,该两组总感染率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χ2=10.293,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结论胚胎停育会致使不育或者流产,受到众多因素干扰,尤其和支原体以及衣原体感染密切相关。进行积极的医学检查,针对其干扰因素做深层次研究,则对避免胚胎停育有极高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胚胎停止发育与早孕期胚胎存活而妊娠囊小于孕周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35例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行超声诊断并接受治疗的早孕期妊娠囊小于孕周的孕妇,对所有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详细记录妊娠结局。结果35例孕妇中,行超声检查,其妊娠囊直径范围为3~11mm,其中有10例无卵黄囊,有25例有卵黄囊,卵黄囊大小分为3个标准<3mm、3~8mm之间、>8mm,其分别对应的患者有9例、12例、4例。在初次诊断后1~2周需回院进行超声复查,其胚胎停止发育的有18例,其包含无卵黄囊、卵黄囊<3mm或者>8mm的孕妇。17例胚胎依然存活,其卵黄囊均为3~8之间的孕妇,均妊娠至足月生产。结论对于早孕期胚芽存活而妊娠囊小于实际孕周的孕妇,以及出现胎停情况,主要因孕妇不存在卵黄囊、卵黄囊<3mm或者>8mm引起。卵黄囊在3~8mm之间的孕妇,经超声诊断和相关治疗,均得到明显预后效果。超声诊断只能为临床医生提供胚胎发育和预后情况,在早期可判定是否出现胎停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孕酮检测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预防宫内胚胎停止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孕妇54例,所有孕妇都在检测血孕酮的基础之上予以多普勒超声检查,仔细观察其孕囊周边的动脉血流频谱,并视孕酮值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7例,两组都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并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孕酮值为(35.5±4.4)ng/ml,明显比对照组的(21.6±4.5)ng/ml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妊娠成功率为96.3%,比对照组的81.48%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应用血孕酮检测+多普勒超声检查法,有助于预防宫内胚胎停止发育,提高妊娠成功率。
简介:目的: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ligation-dependentprobe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分析胚胎停止发育(以下简称胚胎停育)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中的应用,探讨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导致胚胎停育与胎儿性别、患者年龄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24例临床诊断为胚胎停育患者的流产绒毛组织,采用MLPA技术进行染色体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与胎儿性别及患者年龄间的相关性。结果:在324例胚胎停育患者中,检出绒毛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共68例(20.99%),其中常染色体三体33例(13-三体12例、18-三体6例、21-三体15例),常染色体缺失3例(13-单体1例、21-单体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32例(45-XO15例、47-XXY13例、47-XXX1例、47-XYY3例)。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组与染色体数目正常组间的胎儿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绒毛染色体数目正常组[平均年龄(32±6)岁]、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组[平均年龄(34±7)岁]、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组[平均年龄(28±6)岁]3组患者的年龄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PA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检测手段,用于检测胚胎停育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异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胚胎停育与胎儿的性别无关,但与患者的年龄有关,胚胎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组的孕妇年龄大于染色体数目正常组及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组。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胚胎培养试剂对胚胎发育时间动力学参数、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患者资料,按照胚胎培养试剂不同,分为Vitrolife组和Cook组,比较符合入选标准的470个新鲜移植周期患者的胚胎时间动力学参数、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与Cook组比较,Vitrolife组原核出现时间、消失时间、发育到3-细胞和8-细胞时间更快[tPNa:(7.12±2.71) h比(7.40±2.61) h,tPNf:(23.83±4.33) h比(24.21±4.74) h,t3:(35.75±6.03) h比(36.64±6.16)h,t4:(38.30±6.25)h比(38.92±6.06)h, t5:(47.59±7.85)h比(49.01±7.86)h, t6:(50.77±7.17) h比(52.12±6.99) h,t7:(53.05±6.31) h比(54.33±6.37) h,t8:(55.35±6.89) h比(56.31±6.41)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胞周期s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细胞周期同步性比较中,cc2 [(9.71±4.60) h比(10.33±4.2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ok组具有更长的细胞周期,细胞发育时间间隔t5-t4 [(10.60±5.65) h比(11.20±5.90) h]、t8-t4 [(18.45±5.76) h比(19.28±5.1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然而t2、t4-t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胚胎培养试剂胚胎发育潜能比较显示,Cook组胚胎利用率(59.9%)、第3日(D3)优质胚胎率(65.4%)高于Vitrolife组(63.9%,P=0.017;69.5%,P=0.011);两组种植率、胚胎种植率、囊胚种植率、受精率、卵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流产率、分娩率、活产率、胎儿畸形率、活产男女比例、胚胎妊娠率、囊胚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各中心应根据本中心的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本中心的胚胎培养试剂的胚胎时间动力学参数,制定符合最佳胚胎培养试剂选择标准,提高本中心患者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