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估以不同的方法治疗病毒性结膜炎并发症泪小点及泪小管闭塞的疗效。方法:此回顾性群组研究共纳入35例临床确诊为感染病毒性结膜炎的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4wk后并发泪小点闭塞。本研究采用了泪小点扩张术,穿孔硅胶泪小点栓子植入术,和Mini-Monoka硅胶管植入术对该35例泪小点闭塞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首先,单独采用泪小点扩张术对所有35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只有6例患者(17.14%)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次,采用穿孔泪小点栓子植入术对上述采用泪小点扩张术无效的患者进行治疗,有20例(57.14%)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最后,采用Mini-Monoka管植入术对上述两种治疗方案都无效的患者进行治疗,有9例(25.71%)患者的病情取得了重大的改善。另外,通过对上述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疾病的严重程度与Mini-Monoka管的使用和是否双眼同时患病或者和上、下泪小点同时闭塞并无关联。结论:运用穿孔硅胶泪小点栓子能够有效治疗由病毒性结膜炎引起的泪小点闭塞。对分别经泪小点扩张术和穿孔硅胶泪小点栓子植入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Mini-Monoka管植入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六邻体蛋白和纤维蛋白的联合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进行腺病毒性结膜炎中人类腺病毒(HAdV)分型。方法在上海地区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病毒性结膜炎患者下结膜囊结膜拭子样本256份,提取DNA后通过PCR扩增六邻体蛋白及纤维蛋白全长,完成基因测序及种系发生学分析。结果89例(占34.76%)患者结膜拭子六邻体蛋白基因扩增阳性,包括HAdV-C1、HAdV-C2、HAdV-B3、HAdV-E4、HAdV-D8、HAdV-D19和HAdV-D37各1、7、20、6、23、17和15例,分别占1.12%、7.87%、22.47%、6.74%、25.84%、19.10%和16.85%,其六邻体蛋白种系发生学分析中均与相应参考序列原型聚合。纤维蛋白种系发生学分析中,15例HAdV-D19样本序列和1例HAdV-D37样本序列交叉聚合。结论针对六邻体蛋白和纤维蛋白基因的联合测序可以为HAdV分型和毒力分析提供丰富有效的生物学信息。
简介:摘要目前,中国在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性流行的工作处于关键阶段。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眼科医务工作者,我们在92例COVID-19患者中发现5例患者合并有结膜炎,其中1例以结膜炎为首发症状然后被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些线索提示: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机制和途径有待进一步明确;结膜炎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伴随发生的症状还是结膜作为病毒入侵的重要部位有待进一步验证;对大量无症状、轻症或有结膜炎症状的患者做到早期诊断、实施医学隔离和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对于防止疫情的扩散至关重要;对于有结膜炎症状者应与其他病毒性结膜炎相鉴别;密切注意个人的科学防护;建议尽快开发更为敏感的检测技术用于患者泪液或结膜囊拭子的病毒检测。
简介:摘要作为中国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扩散以来工作在疫情暴发中心的第一线的眼科医务人员,我们于2020年1月10日至今在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观察的30例COVID-19患者中发现3例COVID-19合并结膜炎者,其中1例以双眼结膜炎为首发症状,3 d后发生呼吸道症状并确诊为COVID-19,另2例确诊为COVID-19,隔离治疗期间发生双眼结膜炎。3例患者结膜炎均表现为病毒性结膜炎体征,病情为轻度到中度,其中2例患者经抗病毒滴眼液治疗后7~10 d症状消失,另1例患者因COVID-19重症离世而失访。另外27例确诊的轻中度COVID-19中有2例结膜囊拭子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但并未发生结膜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结膜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诊治的急性结膜炎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治愈时间、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5%)、舒适度(93.8%)、满意度(96.9%)高于对照组(87.7%)、(76.9%)、(16.9%)。观察组治愈时间(4.5±0.9d)早于对照组(5.8±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舒适度、满意度,并缩短治愈时间,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