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个结果
  • 简介:实迪是这之此吴语称这样为实能、实梗,或如上海称迪能。古已有之。如《诗经·韩奕》篇:"实墉实坚,实亩实藉。"郑注:"实、是也。故筑治是城,浚修是坚,井牧是田亩,收敛是赋税。""实"即"是日也"之"是",后作"这"。

  • 标签:书法艺术艺术欣赏艺术创作中国
  • 简介:几化幾何几何幾何简体作几何,多少之义也。《诗·巧言》:“尔居徒几何?”《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此古语存吴语,而俗作几化。如,叶祥苓《苏州方言志》章三第三节曰:“小人进托儿所要缴几化铜钿?”吴歌《五姑娘》曰:“添个长工先看气力几化大。”其“化”字正当作“何”字。吴语存古音也。

  • 标签:五姑娘吴歌存古王翦《海上花列传》周双玉
  • 简介:文章首先分入声韵尾、入声调两部分描写泾县吴语入声的读音,并在各点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具体探讨泾县吴语入声三种类型的演变过程。其中岩潭型阳入归入阴平、个别入声韵母与阳声韵母读音趋同的演变方式,在宣州吴语中是比较特殊的。

  • 标签:入声韵尾入声调演变泾县吴语
  • 简介:《明清吴语词典》是一部断代方言词典,具有收词宏富、释义准确、体例统一、检索方便等优点。但在词语收录、诠释等方面也不无可商之处。文章以近20个条目为例,提出具体的订补意见。

  • 标签:《明清吴语词典》词条订补
  • 简介:“闹忙”、“闹猛”、“闹孟”、“闹暖”同为表示“热闹”之义,“闹猛”、“闹孟”、“闹暖”都与“闹忙”音义同,词汇中的“猛”、“孟”、“暖”都是“忙”在“闹”后产生语流音变而使用的不同记音字。“闹”后“忙”、“猛”或“孟”都是“咙”的同音字,本应作“闹咙”。“闹咙”是个吴语的特征词。

  • 标签:关语闹忙词形闹咙本字
  • 简介:在明代冯梦龙选编的用当时吴语方言写成的民歌集中,指代词已经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及某些代词的变式.明代苏州一带的吴语区域(包括今苏州、湖州和嘉兴)较今天大,加上文人记录修改时加入其他地域的书面语成份,指代词数量比现代苏州语多.

  • 标签:明代吴语指代词系统
  • 简介:吴语中的次清弛化分调现象除与单字调有关外,还与两字组连读变调密切相关。次清弛化分调有五种类型:(1)单字调独立,连读调也独立;(2)单字调独立,连读调归入他调;(3)单字调归入他调,连读调与他调保持区别;(4)单字调中无,连读调中有;(5)单字调归入他调,连读调也归入他调。五种类型反映出次清弛化分调归并前、归并中、归并后三种共时状态,代表了演变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并预示了归入他调的发展演变总趋势。

  • 标签:吴语次清弛化分调单字调两字组连读变调特点类型演变趋势
  • 简介:一般认为,吴语后置副词“添”的语法意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再”,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或反复。文章经过考察认为,“添”与“再”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当,而且由于后置所产生的句法诱因,使“添”同时还起到谓语的有界化作用。文章并进一步推想,“添”也许还代表着南方方言中普遍存在的后置副词的类型。

  • 标签:吴语后置副词有界化
  • 简介:吴语中的NPS句和SOV句钱乃荣本文中的“NPS句”指的是在一个句子(主谓句或无主句)前带有一个话题语的句法话题句,“S”是“sentence”,“NP”是名词短语;本文中的“SOV”句指的是宾语前置于动词的句子,“S”是“subject”,“O”是...

  • 标签:吴语受事主语名词性成分新闻性句子宾语前置
  • 简介:编辑距离在很大程度上与互通度有显著相关性,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方言间的编辑距离越大,互通度越小;反之,编辑距离越小,互通度则越大。对五个吴方言点的互通度来说,辅音与互通度的关系并不显著,元音在吴方言内部的互通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吴语互通度语言距离编辑距离
  • 简介:【摘要】吴语区中的动词“吃”特征突出,在生活中高频使用,具有独特的表达功能,相较普通话中的“吃”有着更加丰富的语义和搭配及用法。本文将以浙北地区吴方言为研究对象,探究吴语中“吃”的语义延伸、搭配情况以及地区间的发音异同及成因。

  • 标签:吴方言“吃”语义语音搭配情况
  • 简介:吴语的“清音浊流”有四个要点,据此可以解读明末沈宠绥提出的南曲“阴出阳收”唱法之谜,而沈氏关于“阴出阳收”的描写则提供了400年前已有“清音浊流”的证据。

  • 标签:吴语清音浊流南曲阴出阳收
  • 简介:文章对吴语太湖片近六十个方言点果摄的演化模式与历史层次作了全面的讨论,指出该片吴语果摄的主体层表现一致,反映了晚唐至北宋的北方官话层次;通过观察各方言的音类分合,可以看到不同方言的果摄字在元音后高化进程中的不同位置。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该片吴语果摄字的扩散音变层、条件音变层、官话渗透层等各类层次。

  • 标签:吴语太湖片果摄演化历史层次方言比较
  • 简介:在明清时期的吴语里,有“几化”几花V‘几哈'“几罅”、“几呵V‘几吪V‘几夥'“几货”等-系可概括为“几化(X)”的方言词,并且仍保留在现代吴语里.吴语“几化(X)”最初是问数词,来源于中古汉语出现的“几许”,与上古汉语以来的问数词“几何”没有源流关系.吴语“几化(X)”由询问数量变为表示多量,其中有句法、语用等多种变化诱因.表示多量的“几化(X)”又形成AABB重叠式,“几几化化”作定语往往有标记,作补语则是无标记的,性质上近似状态形容词.语言的主观性促动了“几化(X)”重叠式“几几化化”的形成,词汇重叠是语言象似性(iconicity)在汉语构词法上的体现.

  • 标签:“几化(X)”词形变异意义与功能变化语源明清吴语
  • 简介:鉴别词是指能够显示方言特征词的客观事物在普通话中的表述。鉴别词对方言的地理分类起决定作用。以吴语处州方言为例,鉴别词分为绝对鉴别词和相对鉴别词。根据绝对鉴别词和相对鉴别词绘制同言线柬图,可得主同言线柬和次同言线柬。主、次同言线束反映了处州方言的动态地理分类。

  • 标签:吴语处州方言鉴别词动态地理分类
  • 简介:以上海话为例讨论吴语全浊塞音声母的感知特点时,我们发现本地人使用不同的音征来感知浊塞音:在前字位置时,后接元音的基频低是塞音声母被判断为浊音的必要条件;在后字位置时,持阻时长短是塞音声母被判断为浊音的首要条件,后接元音的基频低起到一个辅助作用,从而解释了为什么全浊塞音声母在不同位置声学特征很不一样但均被感知为浊塞音的原因。

  • 标签:吴语上海话全浊塞音声母感知
  • 简介:赵元任先生的《现代吴语的研究》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研究方言的著作,它最早由清华学校研究院印行出版。1956年,科学出版社重印。这部巨著的问世在汉语方言研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者赵元任先生也因此蜚声海内外,成为公认的现代吴语研究的莫基人,堪称现代汉语方言学的开山鼻祖。

  • 标签:现代吴语方法论汉语方言研究科学出版社湘语
  • 简介:词义的根据是理据,不探求理据而猜测词义就会有各种失误。理据有谐音理据与事理理据两种,方言词语的谐音理据更难探求,形成大量谐音趣难词。本文以《明清吴语词典》为例尝试探求其中若干方言词语的谐音理据。

  • 标签:理据谐音趣难词《明清吴语词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