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个结果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对入户盗窃的规定导致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引起该罪诸多方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引起盗窃罪在行为类型、犯罪既遂形态等方面的纷争。入户盗窃行为是行为人以盗窃等非法目的,未经同意而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并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处所进行盗窃的行为;入户盗窃归罪并不改变盗窃罪作为结果犯的犯罪既遂形态。

  • 标签:入户盗窃入户行为既遂司法适用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将"入户盗窃"单独构罪,这是对盗窃罪的重要修订,导致盗窃罪的成立和犯罪形态发生诸多变化,引发很多争议。本文在详细阐述"入户盗窃"单独构罪立法意义的基础上,对"户"的定义和特征、"入"的目的和认识以及"入户盗窃"的既未遂等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争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要区分"入户盗窃"的成立要件与既遂要件,在承认"入户盗窃"是行为犯的同时,坚持其财产犯罪的基本属性,仍然以是否窃得财物作为其既未遂的标准。

  • 标签:入户盗窃争议问题理解和认定
  • 简介: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规定了“入户盗窃罪”。此罪应在厘清“户”与“入户”含义的基础之上进行具体认定。“入户”的非法性具有客观行为的非法性与主观目的的非法性2种。入户盗窃盗窃罪是行为人“入户”实施盗窃行为而构成犯罪的情形。行为人“入户”开始实施盗窃行为时,方可认定其为实施盗窃罪的着手;而如果行为人“入户”未窃得任何财物,则应当认定为盗窃未遂。

  • 标签:入户入户盗窃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关于"入户盗窃"的规定,在实践操作层面的争议较大,往往涉及罪与非罪等问题。"入户盗窃"侵害了住宅内财产的所有权和公民住宅安宁权双重法益,应属于复行为犯。"入户盗窃"存在未遂形态,入户物色财物作为"入户盗窃"犯罪的着手,以区分既未遂形态,应坚持以行为人实际控制财物作为既遂的标准。

  • 标签:入户盗窃法益复行为犯犯罪未遂
  • 简介:入户盗窃”,是指非法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进行盗窃的行为。将“入户盗窃”作为盗窃罪的特别类型,体现了刑法处罚的严厉化,是刑法注重保护法益的体现。“入户盗窃”的“户”是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供他人家庭生活之用的场所;对“户”的理解,应当在住宅的意义上进行把握.并且与社会发展保持协调.

  • 标签:盗窃入户盗窃罪法益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新增的入户盗窃虽然是由侵入住宅和盗窃前后两个行为组成,但其与普通盗窃一样,仍是单纯的侵犯财产的犯罪,据此可以认为入户盗窃并非行为犯而是结果犯或数额犯。入户盗窃虽然先后实施了两个行为,但行为人只要对后一行为具有故意就够了,而不需要在入户前就产生盗窃的故意,但对'入户'以及'入户的非法性'必须有认识,否则不符合责任主义原则。入户盗窃与其他盗窃类型之间的关系涉及对罪数的认定问题,必须厘清。入户盗窃的既未遂认定问题,必须考虑建筑物具体状况、财物的性质、形状,他人对财物监视、支配的强弱,以及窃取行为的形态,进行具体的判断。入户盗窃的望风行为人不应该一律认定为从犯,而是应按照其对犯罪事实的支配作用、贡献大小来确定其在共同犯罪中的角色以及相应的责任。

  • 标签:入户盗窃特殊盗窃普通盗窃行为犯牵连犯认识与错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入户盗窃,不论次数,不论盗窃价值的多少,一律追究刑事责任。虽然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早已可以对"入户盗窃"行为以盗窃罪定罪处罚,但《刑法修正案(八)》与之前的司法解释在关于"入户盗窃"的规定上还是存在很大差异。探索思考"入户盗窃"的定罪、既遂与未遂及处罚等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惩治"入户盗窃"犯罪行为。

  • 标签:盗窃罪入户盗窃未遂
  • 简介:入户盗窃行为在侵害公民合法财产权益的同时,严重侵害了公民的住宅权和人身权。将入户盗窃行为明确写入刑法条文中并对其取消次数和数额的限制,一方面严惩了盗窃犯罪,保护了民生,另一方面降低了盗窃罪的入罪门槛,有打击过度之嫌。应从"户"的定义、特征及范围界限着手,对"入户盗窃"行为的司法认定加以分析,探讨如何从盗窃罪的本质属性出发,建立起社会危害程度相当的入罪标准,以期最大程度避免修正后的盗窃罪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实现刑法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机能的有效统一。

  • 标签:入户盗窃特殊形态司法认定
  • 简介:入户盗窃作为一种多发性的犯罪,不仅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更是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住宅安全及生活安宁,甚至给整个社会带来恐慌。刑法应明确规定,对于不构成盗窃罪的入户盗窃行为,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定罪处罚;对于构成盗窃罪的入户盗窃行为,应加重其量刑处罚幅度,以完善入户盗窃定罪量刑的不足。在实务操作中.鉴于入户是实体上定罪与量刑的重要尺度,应严格把握“户”的范围和正确理解“入”的方式。

  • 标签:入户盗窃定罪量刑中国刑法
  • 简介:文章从解析入户盗窃侵害法益入手,认为他人的财产法益居于首要位置,应受到刑法的首要保护;"入户"修饰限定"盗窃",入户盗窃的方式手段,盗窃是其最终旨意目的,进而论述入户盗窃为结果犯,入户后物色时被抓、未窃取到值得刑法保护的财物、只窃取到价值极小的财物应是入户盗窃的未遂状态;其既遂标准应与普通形式盗窃罪的既遂标准大体保持一致。本着严密解释入户盗窃的立场,入户盗窃的合理解释有助于合理适用盗窃罪,力求达到真实有效的明确性、适用性,最终落实罪刑法定、人权保障。

  • 标签:法益户入户盗窃既遂未遂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将"入户盗窃"设定为盗窃罪的新类型,实为一种刑法防卫线的前推,可以更充分地保障公民的住宅安宁和人身安全。"入户盗窃"本质上仍属于结果犯,入罪条件仍然需要考虑犯罪数额。参照相关司法解释的精神,各地完全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将普通盗窃罪入罪标准的50%,确定为本地区"入户盗窃"犯罪的入罪标准。

  • 标签:盗窃罪入户盗窃结果犯
  • 简介:要点提示商住混用场所有无被认定为“户”的可能性?最高人民法院已经给出了肯定性意见。然而,商住混用场所不仅形式上多种多样.规模大小与内部格局亦各有不同.加之个案特征存在差异.都决定了对这类场所能否认定为“户”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结合具体案情加以正确把握。只有在同时具备以生活为主的功能性特征与封闭的场所性特征的地点实施盗窃的行为.才能够认定为“入户盗窃”。

  • 标签:入户盗窃盗窃行为盗窃案场所混用商住
  • 简介: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作者观点:认为对入户盗窃入户抢劫转化型犯罪的量刑配置.应以非法入户为前提进行把握,以抱不法动机非经居住人同意擅自入户者,或虽经同意入户但居住人要求其退出而拒不退出者,为非法入户,非法入户盗窃固法定事由转化为抢劫罪的,其量刑配置应按入户抢劫论处;合法入户而生窃念者,在盗窃过程中被发现,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其量刑配置应以一般抢劫罪论处.

  • 标签:入户盗窃入户抢劫转化型犯罪量刑配置制度抢劫罪犯罪行为
  • 简介:2015年1月15日22时许,犯罪嫌疑人肖某某独自一人来到福XX小区,见26座201室的阳台没有防盗网,便在该小区附近伺机作案。次日凌晨3时许,犯罪嫌疑人肖某某见小区无人后,便从架空层爬入201室客厅阳台,然后进入室内翻箱倒柜寻找财物,在盗窃过程中被被害人金某、胡某等人发现,犯罪嫌疑人肖某某被当场抓住,后犯罪嫌疑人肖某某被出警的民警带到派出所。经查,犯罪嫌疑人肖某某供认了入户盗窃但未盗得财物的事实。

  • 标签:入户盗窃分析入户存在未遂
  • 简介:“户”是公民生活与工作的主要场所,是作为社会的人和自然的人的重要保障。入户盗窃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进入他人居住或工作的场所,秘密窃取他人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案件是侵财类案件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案件类型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入户盗窃案件在盗窃类案件中的比重也在不断的增长。入户盗窃案件的高发、多发,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威胁着国家的安全稳定。本文将从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两个角度分析新时期我国入户盗窃案件的特点并提出防范建议。

  • 标签:入户盗窃特点防范建议
  • 简介:入户抢劫的加重法定刑,决定了对入户抢劫的成立条件必须进行限制解释;成立入户抢劫,要求行为人认识自己所侵入的是“户”;入户的目的仅限于为了抢劫;入户方式应限定为携带凶器入户或者使用暴力、胁迫方式入户;户内成员教唆、帮助他人进入户内抢劫的,虽然他人可能成立入户抢劫,但户内成员仅承担普通抢劫罪的刑事责任。

  • 标签:入户抢劫入户认识入户目的入户方式入户主体
  • 简介:《刑法》第264条规定多次盗窃,构成盗窃罪。但是如何认定多次盗窃,在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争议颇大。多次盗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多次盗窃中的每次行为形态的认定、“多次”的认定以及每次盗窃行为要不要求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行为与取得财物数额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准确界定多次盗窃行为,有助于司法机关正确认定多次盗窃型的盗窃罪,实现公平正义。

  • 标签:多次盗窃行为形态多次数额
  • 简介:入户抢劫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同时还侵犯了公民的住宅权,对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专门针对抢劫案件出过几次司法解释,但是对于入户抢劫的认识,在现实办案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分歧。本文试着根据现实中的案例,从入户抢劫的要件出发一一分析,对户的界定、入户抢劫的类型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 标签:入户入户抢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