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个结果
  • 简介:邓小平关于中国在国际问题上要有所作为的思想,其视野高远超迈,内涵丰富深刻,不仅对冷战结束后中国外交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对新世纪中国外交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一些发展中的地区大国发展对外关系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 标签:邓小平国际问题有所作为思想
  • 简介:青年毛泽东大同思想是受了孙中山民生主义影响的。但当时孙中山尚未将民生主义与大同思想或大同主义等同起来。事实上,直到1924年8月,此时毛泽东不再是青年,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已有三年半,孙中山才将民生主义与大同思想或大同主义等同起来。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青年毛泽东大同思想受孙中山大同思想或大同主义影响。另外,在毛泽东处于青年时期,孙中山至少在其三篇文献里提到属于民生主义范畴的大同,并称它为“民生大同”。但迄今尚无资料证实青年毛泽东接触过或知道孙中山的这些文献,自然也就谈不上青年毛泽东受这些文献中的孙中山民生大同思想之影响。所以,青年毛泽东是否受孙中山民生大同思想影响的问题还有待我们今后去进一步研究。

  • 标签:青年毛泽东大同孙中山
  • 简介:还在一九三九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在《五四运动》一文中就说过:“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同年十二月,他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说:“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过程”“在中国则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开始的”。从此至今,我国近现代史学界、党史学界,根据毛泽东的上述论断,将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即五四以前上溯到鸦片战争属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便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直到新中国成立。上述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椎的。

  • 标签:反帝反封建一九文中曹汝霖革命过程五四时期
  • 简介:关于戊戍变法时期康有为兴建海军的思想,学术界多年来一直缺乏研究。本文拟对此浅论。一戊戍变法时期,康有为呼吁军事改革,尤其主张:“今吾欲兴海军”。实际上,这成了他以后的一贯主张,到了1907年他在给清廷的请愿书中仍坚持主张中国应“速成海军”。那么,为什么戊戍变法时期康有为能产生兴建海军的思想呢?这决非偶

  • 标签:海军康有为戊戍变法水师学堂张中蚊子
  • 简介:长期以来,学术界流行着一种观点:早在1919年,孙中山就同李大钊有过“接触”(李新:《李大钊》,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单位合编《宋庆龄在上海》;蒋洪斌:《宋庆龄》;吕明灼著《宋庆龄传》,李新主编中国革命史丛书之一,等等)。其实,这种传统观点是值得质疑的。

  • 标签:孙中山李大钊宋庆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建党初期
  • 简介:近10年以来,西方学术界对毛泽东“一条线”外交战略的成因、内容、历史作用及局限性进行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考察,提出了一些较有新意的看法。西方学:术界的这些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外深入研究毛泽东外交战略和新中国外交史,对当今中国学者深入研究毛泽东外交战略和新中国外交史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西方毛泽东一条线外交战略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具体而言,亦即1982年,中国对外战略由70年代以“联美遏苏”为基本特征的“一条线”战略开始转变为独立自主对外战略。这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同年12月全国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从此,中国不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军事战略关系,不再联合一个超级大国反对另外一个超级大国,不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

  • 标签:中国对外战略对外战略调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美国学20世纪80年代初
  • 简介:1922年6月16日凌晨3时,驻扎在广州的陈炯明所属部队即陈家军4千多人,在粤军总指挥叶举、粤军第二师师长洪兆麟等的指挥下突然围攻广州中华民国总统府,并炮击孙中山在观音山的住所粤秀楼。这一事件被称为“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或“六·十六事变”。海内外学术界都认为这一事件的主谋是孙中山的部下陈炯明。换言之,陈家军在广州叛乱或叛变、围攻总统府是陈炯明一手策划与制造的。

  • 标签:陈炯明叛乱认识1922年孙中山中华民国
  • 简介:俄国十月革命以前,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先后发动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反袁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一直未能将中国建成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而1914年开始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病和帝国主义的野蛮,使当时中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陈炯明这些人对自己多年奋斗的目标开始产生怀疑与动摇。

  • 标签:陈炯明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护国运动孙中山旧民主主义革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