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视盘旁高反射卵圆样团块状结构(PHOMS)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且近视等效球镜度数(SE)≥0.50 D的6~16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眼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轴长度检查,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联合检眼镜检查患者眼底,并行眼底彩照以及视盘加强深度扫描模式的相干光层析成像术(EDI-OCT)检查,测量参数包括视盘直径、视盘倾斜度、视盘平移度和PHOMS高度。根据是否存在PHOMS分为PHOMS组及无PHOMS组,根据PHOMS高度分为大(>400 μm)、中(200~400 μm)和小(<200 μm)型PHOMS 3个亚组。观察PHOMS组和无PHOMS组以及各亚组的视盘特征,并分析PHOMS的相关因素。主要采用 Mann-WhitneyU检验、Kruskal-Wallis 检验、χ2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和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08例(108只眼)患者,其中男性46例(46只眼),女性62例(62只眼),PHOMS组为70只眼(64.8%),无PHOMS组为38只眼(35.2%)。小型PHOMS仅可在EDI-OCT中检出,中、大型PHOMS检眼镜下表现为视盘边界模糊。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PHOMS与年龄(OR=1.36, 95%CI:1.13~1.65,P=0.001)、近视等效球镜度数(OR=4.57,95%CI:2.51~8.32,P<0.001)、眼轴长度(OR=2.28,95%CI:1.37~3.82,P=0.002)、视盘倾斜度(OR=3.44, 95%CI:2.09~5.66,P<0.001)、视盘平移度(OR=0.95,95%CI:0.93~0.98,P<0.001)、视盘直径(OR=0.75,95%CI:0.58~0.95,P=0.019)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近视等效球镜度数较高(OR=3.01,95%CI:1.27~7.17,P=0.013)和视盘倾斜度较大(OR=4.06,95%CI:1.99~8.29,P<0.001),PHOMS出现的风险较大。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分析显示,PHOMS高度与视盘平移度呈负相关(r=-0.31,P<0.001)。结论PHOMS存在于部分儿童青少年近视眼患者,不同高度PHOMS的眼底表现略有差异。近视等效球镜度数较高与视盘倾斜度较大的患者,PHOMS出现的风险更大;其高度与视盘平移相关。
简介:摘要弓形虫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中存在的外层视网膜光感受器分离首次以杆体锥体分离(BALAD)来命名,表现为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上光感受器内节在肌样体水平上分离,形成独特的视网膜囊腔。随后许多研究相继报道了不同疾病中存在的BALAD。外层视网膜中,光感受器内节的肌样体区结构相对薄弱,当促进光感受器外节附着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上的外向力超过光感受器内节肌样体的抗拉伸强度时,肌样体带分裂,形成BALAD。BALAD具有其独特的多模态影像特征,识别BALAD可以为临床诊断、鉴别以及治疗眼部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BALAD命名的发展过程、解剖结构特征、病理生理机制、多模态影像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缺血指数(ISI)定量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图像中不同区域视网膜缺血情况,并分析其与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10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初诊为DR的患者79例79眼,其中男44例44眼,女35例35眼;年龄31~73岁,平均(55.95±8.80)岁,所有患者均行UWFA检查及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根据黄斑区OCT图像将患者分为DME组37眼和无DME组42眼。将UWFA检查中期图像分为后极部、中周部、远周部并计算各区域内ISI。应用OCT设备自带软件自动计算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DME组视网膜各区域ISI与CMT的相关性。结果所有DR患眼全视网膜、后极部、中周部、远周部ISI分别为2.460(0.603,5.640)%、2.670(1.062,9.574)%、1.382(0.245,4.378)%和0.000(0.000,1.262)%,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07,P<0.001);其中全视网膜与远周部、后极部与中周部、后极部与远周部、中周部与远周部IS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ME组患眼全视网膜、后极部及中周部ISI均明显高于无D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24.000,P=0.001;U=403.000,P<0.001;U=493.000,P=0.005),2个组眼远周部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609.000,P=0.061)。DME组患眼全视网膜、后极部、中周部及远周部ISI与CMT均无明显相关性(rs=-0.134、-0.018、-0.152、-0.163,均P>0.05)。结论DR眼的视网膜无灌注区主要位于后极部和中周部,且DME患眼后极部及中周部视网膜ISI明显高于无DME患眼。DME患眼视网膜各区域内的ISI均与DME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SC)脉络膜血管改变,并分析其与中央黄斑厚度(CM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3月到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单眼cCSC患者38例76眼,并纳入30名年龄、性别、等效球镜度(SE)匹配的正常对照者30人30眼。采用海德堡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拍摄所有受检者的脉络膜图像,测量CM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脉络膜总面积(TCA)、脉络膜基质面积(SA)和脉络膜血管腔面积(LA)。比较cCSC患眼、cCSC对侧眼与正常对照眼间SFCT、LA、SA、TCA、CMT和CVI的差异,并分析SFCT与CVI、SFCT与CMT、CVI与CM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CSC患眼、cCSC对侧眼与正常对照眼间CVI分别为(71.67±5.60)%、(68.33±3.85)%和(64.70±1.88)%,SFCT分别为483.82(409.01,550.87)、444.66(351.25,505.15)和373.46(327.98,405.48)μm。cCSC患眼CMT、SFCT、TCA、LA、CVI显著高于cCSC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眼,cCSC对侧眼SFCT、TCA、LA、CVI高于正常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间SA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CSC患眼SFCT与CVI呈显著正相关(rs=0.703,P<0.001),CMT与SFCT、CVI均无明显相关性(rs=0.181,P=0.278;r=0.231,P=0.164)。结论cCSC患眼及对侧眼SFCT和CVI均较正常人高,cCSC患眼SFCT和CVI稍高于对侧眼,cCSC患者脉络膜血管存在显著扩张。cCSC患眼CMT与SFCT、CVI均无明显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图像进行病变程度的自动分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至2020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就诊并接受UWFA检查的DR患者297例399只眼的798张图像作为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其中,无视网膜病变、非增生型DR (NPDR)、增生型DR (PDR)分别为119、171、109只眼。通过联合优化CycleGA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分类器一种图像级监督深度学习模型,定位和评估DR患眼UWFA早期和晚期正位图像中的荧光素渗漏区和无灌注区。使用改进后的CycleGAN将带有病变的异常图像转换为去除病变的正常图像,得到含有病变区域的差分图像;使用CNN分类器对差分图像进行分类以获得预测结果。采用五折交叉检验评估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对差分图像显示的标志物面积进行量化分析,观察缺血指数和渗漏指数与DR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生成图像基本去除了所有病变区域,同时保留了正常血管结构;差分图像直观揭示了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热力图标示出渗漏区域,定位基本与原图中病变区域一致。五折交叉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平均分类正确率为0.983。进一步对标志物面积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指数和渗漏指数与DR严重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β=6.088、10.850,P<0.001)。结论构建的多模态联合优化模型可以准确对NPDR和PDR进行分类并精确定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个小样本超广角眼底照相(UWFI)多疾病分类人工智能模型,初步探究人工智能对UWFI多病种分类任务的能力。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至2021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并行UWFI检查的1 123例患者的1 608张图像用于UWFI多疾病分类人工智能模型构建。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病理性近视(PM)、视网膜脱离(RD)、正常眼底图像分别为320、330、319、268、371张。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106例患者的135张图像作为外部测试集。选取EfficientNet-B7作为主干网络,对纳入的UWFI图像进行分类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评估分类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表现,所有数据均使用数值及95%可信区间(CI)表达。将数据集在网络模型ResNet50、ResNet101上进行训练,并在外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对比观察EfficientNet与上述两种模型的性能。结果UWFI多疾病分类人工智能模型在内部、外部测试集上的总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2.57% (95%CI 91.13%~92.92%)、88.89% (95%CI 88.11%~90.02%)。其中,正常眼底分别为96.62%、92.59%,DR分别为95.95%、95.56%,RVO分别为96.62%、98.52%,PM分别为98.65%、97.04%,RD分别为97.30%、94.07%。在内部、外部测试集上的平均AUC分别为0.993、0.983。其中,正常眼底分别为0.994、0.939,DR分别为0.999、0.995,RVO分别为0.985、1.000,PM分别为0.991、0.993,RD分别为0.995、0.990。内部、外部测试集上EfficientNet性能均较ResNet50、ResNet101模型更佳。结论初步构建的小样本UWFI多疾病分类人工智能模型对常见眼底疾病的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具有辅助临床筛查及诊断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接受基因治疗后视功能恢复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单臂临床试验设计,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及武汉大学附属鄂州市中心医院纳入LHON患者159例,所有患眼均接受重组腺相关病毒2-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4(rAAV2-ND4)0.05 μl玻璃体腔注射,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转换为LogMAR视力);采用Humphrey自动视野计测定患眼视野指数(VFI)和平均偏差(MD);采用Spectralis® HRA+OCT仪测量患眼视盘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和平均RNFL厚度。以术后第12个月BCVA、视野和RNFL厚度作为治疗的主要结局。依据治疗后12个月BCVA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注射眼视力改善组81眼、注射眼视力未改善组62眼、未注射眼视力改善组65眼和未注射眼视力未改善组78眼;依据术后第12个月VFI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注射眼VFI改善组48眼、注射眼VFI未改善组71眼、未注射眼VFI改善组47眼和未注射眼VFI未改善组72眼,依据MD改善情况分为注射眼MD改善组52眼、注射眼MD未改善组67眼、未注射眼MD改善组47眼和未注射眼MD未改善组72眼。采用Pearson线性回归法分析各组患眼BCVA、VFI和MD恢复情况与RNFL厚度之间的关联。结果治疗后12个月,注射眼和未注射眼BCVA(LogMAR视力)分别为1.37±0.55和1.29±0.59,分别优于注射前的1.70±0.41和1.53±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20、3.550,均P<0.001)。治疗后12个月注射眼VF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MD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未注射眼VFI较治疗前明显提高,MD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RNFL厚度总体逐渐变薄。注射眼视力提高组BCVA与视网膜上方、下方、鼻侧、平均RNFL厚度均呈负相关(r=-0.362、-0.292、-0.307、-0.308,均P<0.05)。注射眼VFI提高组VFI与上方、下方、鼻侧、平均RNFL厚度均呈正相关(r=0.439、0.356、0.294、0.401,均P<0.05)。注射眼MD提高组MD与上方、下方、鼻侧、平均RNFL厚度均呈正相关(r=0.495、0.424、0.377、0.474,均P<0.05)。结论LHON患者基因治疗后RNFL厚度与视功能恢复程度有明显关联,RNFL较厚眼视功能恢复较好。
简介:摘要:现阶段,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进而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由此,应严格把控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并提升其整体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着重强调的问题。据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断的摸索与探究,最终给出结论,工程检测工作的推进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工程检测就是指对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施工工艺以及技术进行全面的检测,以此从根本上保障项目质量,同时,也实现了人们对建筑项目质量的各项需求。基于此,以下就工程监测在建筑工程的实际应用,对质量控制带来的影响进行简要阐述,并质量相应对策以此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简介:摘要先天性瞳孔-虹膜-晶状体膜伴前房角发育不良(congenital pupillary-iris-lens membrane with goniodysgenesis,CPILMG)是一种罕见的眼前节疾病,典型表现为针尖大小的瞳孔、持续生长的瞳孔膜和前房角发育不全,常单眼发病,无家族遗传性。患者通常伴有遮蔽瞳孔区的白膜和虹膜膨隆,易出现形觉剥夺性弱视和闭角型青光眼。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少部分深前房和瞳孔膜能自发消退的患者可随访观察。目前关于CPILMG多为病例报道,临床上易与Axenfeld-Rieger综合征和永存胎儿血管系统等疾病混淆,详尽了解CPILMG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将有助于明确临床诊疗评估。未来需要大样本研究深入对CPLIMG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应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进行探索,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415-419)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多波长炫彩成像技术对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的黄斑区进行扫描,观察其图像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确诊的急性CSC患者34例34眼。其中男21例21眼,女13例13眼;年龄26~61岁,平均(37.41±9.35)岁;发病时间5~45 d,平均(12.00±2.29)d。采集患眼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联合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多波长炫彩成像、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图像。分析同一患眼各眼底成像的特征,并比较多波长炫彩成像图像和彩色眼底照相图像上渗漏点和浆液性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与FFA/ICGA和SD-OCT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关于浆液性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区在标准多波长炫彩成像图像和蓝绿加强图像上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绿色反光区者33眼,占97.06%,表现为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但边界不清者1眼,占2.94%;在蓝光反射图像上呈弱反光区者17眼,占50%;在绿光反射图像上呈边界清晰的弱反光区32眼,占94.11%;在红外光图像上呈边界清晰的弱反光区者33眼,占97.06%。FFA荧光素渗漏点对应处SD-OCT检查显示,19眼表现为微小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PED),占55.88%,12眼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光带粗糙,占35.29%,3眼表现为较大PED,占8.82%。关于RPE渗漏部位,在标准多波长炫彩成像图像和蓝绿加强图像上表现为神经上皮脱离区内的红色斑驳样改变者29眼,占85.29%;在蓝光反射图像上呈强反光斑点者2眼,占5.88%;在绿光反射上表现为强反光斑点者5眼,占14.70%;在红外光反射图像上表现为弱反光区中夹杂强反光斑点者33眼,占97.06%。标准多波长炫彩成像图像、蓝绿加强图像和红外光反射图像用于发现浆液性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和渗漏点征象的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彩色眼底照相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标准多波长炫彩成像图像、蓝绿加强图像和红外光反射图像均能较好地显示急性CSC病灶的渗漏点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绿色反射图像能较好地显示急性CSC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基于共聚焦激光扫描检眼镜技术的多波长炫彩成像可作为急性CSC的辅助诊断手段。
简介:摘要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母系遗传性线粒体遗传病,以双眼无痛性视力丧失为主要表现,患者视力预后一般较差。近年来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提供的信息大大提高了人们对LHON的认识,其干预治疗也有了新的进展。深入了解LHON自然病程及治疗后OCT和OCTA下的视网膜、脉络膜结构改变,对揭示其发病机制、预测发病时间、鉴别诊断、治疗效果随访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初步探讨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眼视网膜无灌注区(NP)分布特征及其随DR进展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DR患者118例17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4例93只眼,女性54例82只眼;平均年龄(56.61± 8.99)岁。非增生型DR (NPDR)95只眼,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25、47、23只眼;增生型DR (PDR)80只眼。并据此分组。采用英国Optos 200Tx成像系统行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利用Image J软件将眼底图像分为后极部、中周部、远周部并计算各区域内缺血指数(ISI)。比较不同DR分期组视网膜不同及相同区域ISI差异。不同DR分期组各区域ISI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中度NPDR组、重度NPDR组、PDR组患眼后极部ISI显著大于远周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1、3.540、6.614,P=0.000、0.002、0.000)。重度NPDR组、PDR组患眼中周部ISI显著大于远周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7、3.429,P=0.015、0.004)。中度NPDR组患眼中周部、远周部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7,P=0.057)。中度NPDR组、PDR组患眼后极部ISI显著大于中周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5、3.184,P=0.000、0.009)。重度NPDR组患眼后极部、中周部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4,P=1.000)。与轻度NPDR组、中度NPDR组比较,PDR组患眼全视网膜、后极部、中周部、远周部ISI均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4、-6.349、-6.999、-5.869、-6.695、-6.723、-3.459、-4.098,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0.000)。结论不同DR分期患眼NP主要分布于后极部与中周部;DR严重程度越高,后极部和中周部NP越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下眼底正常眼周边视网膜的荧光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常规UWFA检查的受试者95例190眼,其中男94眼,占49.47%,女96眼,占50.53%;轻微白内障72眼,占37.89%,中低度近视60眼,占31.58%,主观性视物困扰58眼,占30.53%。根据UWFA检查周围视网膜荧光特征是否涉及视网膜血管将其分为血管相关特征和非血管相关特征2类。根据年龄将受试者分为≤40岁组和>40岁组,比较2个组各种特征的差异。结果周边视网膜荧光非血管特征包括均匀高荧光158眼,高低荧光混杂边界82眼,椒盐状高荧光24眼,局部斑驳高荧光21眼,分别占83.16%、43.16%、12.63%和11.05%。周边视网膜荧光血管相关特征包括周边无血管区92眼,血管跨过锯齿缘66眼,微血管瘤60眼,晚期荧光素轻微渗漏56眼,微血管扩张30眼,分别占48.42%、34.74%、31.58%、29.47%和15.79%。>40岁组周边视网膜血管跨过锯齿缘眼数百分比为19.61%(20/102),明显低于≤40岁组的52.27%(46/88),微血管瘤及微血管扩张眼数百分比分别为43.10%(44/102)和19.61%(20/102),明显高于≤40岁组的18.23%(16/88)和11.36%(1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5、10.451、9.259,均P<0.01)。结论UWFA揭示眼底正常眼周边部视网膜4个非血管荧光特征和5个血管荧光特征。年龄可能对周边视网膜血管跨过锯齿缘、微血管瘤及微血管扩张荧光特征产生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基因治疗前后视力和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变化。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确诊并接受基因治疗的m11778G.A/MT-ND4突变LHON患者35例7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0例(87.71% ),女性5例(12.29% );平均年龄(22.31±6.72)岁。基因治疗方式为单眼玻璃体腔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ND4,选择视力较差眼为注射眼;若双眼视力相同,则以右眼为注射眼,并据此分为注射眼组和未注射眼组,均为35只眼。注射眼组和未注射眼组在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后1、3、6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图形VEP (PVEP)检查。对比观察注射眼组、未注射眼组基线与治疗后1、3、6个月BCVA和P100波潜伏期(VEP IT)、N75波至P100波之间振幅(VEP A)的变化。两组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结果与基线时比较,治疗后1、3、6个月,注射眼组(t=3.530、4.962、5.281,P=0.001、0.000、0.000)、未注射眼组(t=3.288、2.620、2.252 ,P=0.002、0.013、0.031)BCVA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EP IT (t注射眼组=-0.158、1.046、-1.134,P注射眼组=0.875、0.303、0.190;t未注射眼组=0.773、-0.607、-0.944,P未注射眼组=0.445、0.548、0.352)、VEP A (Z注射眼组=-0.504、-0.934、-1.065,P注射眼组=0.614、0.351、0.287;Z未注射眼组=-0.521、-0.115、-0.491,P未注射眼组=0.602、0.909、0.6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因治疗后,LHON患者注射眼和未注射眼视力均提高;PVEP无明显变化,较基线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