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48 h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固定翼释放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起搏电生理科2021年8月至12月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组(A组)及双腔起搏器组(B组)患者,根据无导线起搏器术中固定翼释放次数将A组分为释放1次(A1组)和释放≥2次(A2组)。收集患者术前24 h至术后0、4、8、12、24、48 h血液样本,分别对比A、B组间及A1、A2组间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及肌钙蛋白(cTnI)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共纳入140例患者,其中无导线起搏器组60例(男41例),年龄(70.75±11.77)岁,年龄范围36~91岁;双腔起搏器组80例(男47例),年龄(70.54±9.90)岁,年龄范围45~87岁。术后A、B组所有患者术前24 h至术后48 h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均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至术后48 h,A1组(40例)患者血浆cTnI表达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次,A组患者CK-MB、CK、cTnI术后水平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2组(20例)患者CK-MB、CK、cTnI术后水平高于A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48 h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升高程度与无导线起搏器固定翼释放次数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5岁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体循环栓塞(SE)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中降低NVAF患者SE风险提供依据。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75岁NVAF患者,根据NVAF后发生SE情况分为无SE组(1 127例)和SE组(433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NVAF患者SE相关因素及未抗凝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房颤病史≥5年的OR值为2.75(95%CI 1.98~3.82,P<0.01),脂蛋白(a)>300 g/L的SE风险高于脂蛋白(a)≤300 g/L(OR=2.07,95%CI 1.50~2.84,P<0.01),载脂蛋白B>1.2 g/L的OR值为1.91(95%CI 1.25~2.93,P=0.00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49%的SE风险较高(OR=2.45,95%CI 1.63~3.69,P<0.01),左心房内径>40 mm的OR值为1.54(95%CI 1.16~2.07,P=0.003),CHA2DS2-VASc≥3分的OR值为15.14(95%CI 2.05~112.13,P=0.01)。载脂蛋白AI>1.6 g/L是SE的保护性因素(OR=0.28,95%CI 0.15~0.51,P<0.01)。结论房颤病史≥5年、脂蛋白(a)>300 g/L、载脂蛋白B升高、左心房内径>40 mm、LVEF 30%~49%、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是NVAF患者SE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中载脂蛋白AI>1.6 g/L与NVAF患者SE风险呈负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植入术中除颤阈值(DFT)测试对后期放电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植入S-ICD并至少随访3个月的患者,按照术中有无DFT测试及PRAETORIAN评分分为DFT测试组、DFT未测试组,PRAETORIAN评分≤45分组、>45分组。回顾性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放电事件和并发症等。初步探讨DFT测试对后期放电事件的预测价值,以及复律失败风险极低患者的不恰当放电概率是否随PRAETORIAN评分的增高而增大。结果研究纳入41例患者,其中男31例,年龄(54.9±15.0)岁,年龄范围18~85岁。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中位随访4个月内,10例患者发生37次放电事件。DFT测试组与DFT未测试组不恰当放电患者数(1对1,P=1.000)及不恰当放电总次数(10对1,P=0.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AETORIAN评分≤45分组与>45分组不恰当放电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对2,P=0.133),不恰当放电总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对11,P<0.001)。结论S-ICD植入术中DFT测试对患者后期放电事件影响较小。复律失败风险极低患者的PRAETORIAN评分越高,不恰当放电可能性越大,该结论有待扩大样本量加以确认。
简介:摘要1例肥胖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体重指数(BMI)高达48 kg/m2,建议其植入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进行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经过筛选等步骤完善之后,患者植入S-ICD,手术成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比较不同病因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长期生存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入选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首次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患者,收集患者术前临床、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基线资料,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事件,次要终点事件为临床复合事件的发生。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缺血性心肌病(ICM)组及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组。比较ICM组及NICM组患者累积生存曲线(全因死亡率、无临床复合事件生存率),并用运用Cox回归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病类型、CRT类型、糖尿病及心房颤动合并症情况,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及主成分回归法探究CRT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选214例患者,年龄(62.04±10.69)岁,其中女50例(23.4%,50/214),ICM组89例(41.6%,89/214),NICM组125例(58.4%,125/214)。中位随访32个月,共有57例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Log-rank检验显示,在ICM组中,植入CRT-D患者的生存率高于CRT-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然而在NICM组患者中,不同CRT类型患者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对所有患者行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高龄(>70岁)及LVEF与全因死亡率相关。采用因子分析法及主成分回归法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提示,CRT类型是患者发生全因死亡事件的影响因素(OR=1.486,95%CI 1.06~2.09,P=0.023)。结论ICM心衰患者,CRT-D与其长期生存改善相关,而在NICM心衰患者中不存在或减弱。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身麻醉和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在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围术期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入选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植入S-ICD的54例患者,将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身麻醉组(n=16)及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组(n=38)。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疼痛评分(NRS)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全身麻醉组与肋间神经阻滞组相比,手术时间[(69.75±17.57)min对(47.76±11.81)min]、术后住院时间[(4.13±2.28)d对(2.55±1.33)d]更长,术后6~48 h的NRS评分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全身麻醉方式,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缩短了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减轻围术期疼痛,在植入S-ICD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植入磁共振(MRI)兼容起搏器后行1.5 T MRI扫描的安全性及起搏系统的稳定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植入MRI兼容起搏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行MRI扫描前、扫描后即刻以及扫描后1、3、12个月的起搏器系统稳定性及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和电池寿命及临床不良事件。结果113例患者接受MRI扫描并按时完成各阶段随访,扫描过程中无心前区不适感、无误感知、无脉冲发生器重置、无起搏器导线脱位,除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扫描中监测到房颤外其余患者未监测到心律失常。患者心房起搏阈值、感知,心室起搏阈值、感知在MRI扫描后各随访时间点与扫描前变化无临床意义。1例患者MRI扫描后12个月发生下壁心肌梗死,心室感知幅度较基线下降50%以上,其余患者随访未发现起搏阈值增加0.5 V以上、感知下降50%以上以及起搏器电池提前耗竭情况。心室导线阻抗MRI扫描后12个月与基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0.10±117.87)Ω对(547.76±122.00)Ω,P=0.001],随访期间无心房导线、心室导线阻抗<200 Ω或>1 500 Ω。结论植入MRI兼容起搏器患者进行1.5 T MRI扫描时患者无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ICM)对不明原因晕厥、心悸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纳入因不明原因晕厥或心悸患者184例(晕厥144例,心悸40例),其中99例患者(晕厥77例,心悸22例)接受ICM植入,植入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直至出现晕厥或心悸事件,随访时调取ICM记录的心电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85例未植入ICM患者(晕厥67例,心悸18例)行常规随访。结果植入ICM组随访时间为(29.3±9.3)个月,未植入ICM组随访时间为(27.2±10.4)个月,两组晕厥和心悸的总检出率38.4% 比 3.5%(P<0.001),晕厥事件检出率40.3% 比 3.0%(P<0.001),心悸事件检出率31.8% 比 5.6%(P<0.05)。结论ICM可以提高不明原因晕厥、心悸患者的诊断率,对于不明原因晕厥、心悸的患者建议尽早植入ICM。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犬大腿肌肉组织行冷冻球囊消融,探讨消融温度、时间及冷冻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按照不同消融时间(60、120、150、180 s)对犬大腿肌肉进行冷冻球囊消融,记录并比较球囊最低温度、局部组织温度、病理改变和损伤深度。结果①消融60 s组球囊最低温度、球囊最低温时头端组织温度为(-59.83±1.17)℃和(-63.38±1.35)℃,180 s组为(-71.67±2.80)℃和(-76.15±2.68)℃,60 s组温度最高,180 s组温度最低,但消融120 s、150 s、180 s之间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消融30 s时球囊温度为(-41.96±3.63)℃,使球囊温度降至-40℃以下,且冷冻消融前30 s温度下降速率最快,为(2.57±0.12)℃/s,消融60 s后球囊温度下降速率明显变慢。③消融60 s组复温时间[(19.17±4.02) s]及解冻时间[(75.83±17.42) s]随消融时间增加而增加,复温及解冻速率均由快变慢。④消融150 s组最长损伤深度(6 095.2 μm)最长,>60 s组(2 985.6 μm)、120 s组(5 501.5 μm)和180 s组(5 612.8 μm),但与120 s、180 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冷冻时间、冷冻温度与组织损伤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损伤深度与冷冻时间呈正比,冷冻温度平均下降速率由快变慢,当冷冻时间超过120 s,冷冻造成的损伤深度随消融时间的增加并无明显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