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预见性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于2022年4月份至2023年3月份期间进行,以该期间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为样本,共计人数90例,借鉴奇偶数字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预见性理论的精细化护理(研究组),最后对相关护理数据进行整理对比,观察护理结果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VTE)、疾病认知度、下肢运动功能(FMA)、步行能力(FAC)、凝血功能数据皆优于对照组,差异表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预见性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促进患者下肢功能恢复,体现重要应用意义,适合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冠状动脉异常主动脉起源(AAOCA)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住院确诊的17例AAOCA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17例患儿中男14例、女3例,就诊年龄(8.7±3.5)岁,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LCA)4例,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RCA)13例。7例患儿表现为胸痛或运动后胸痛,3例为心源性晕厥,1例表现为胸闷乏力,6例患儿无特异性症状,其中3例心源性晕厥及1例胸闷乏力患儿为ALCA。14例患儿影像学表现存在冠状动脉压迫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的危险解剖基础。7例患儿行冠状动脉修补术,其中ALCA 2例、ARCA 5例,另有1例ALCA患儿因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ALCA组在心血管不良事件或预后的发生比例高于ARCA组(4/4比0/13,P<0.05)。门诊规律随访6 (6,12)个月,失访1例,余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心源性晕厥或心功能不全多发生在ALCA组,ALCA预后较差。ALCA及ARCA伴有心肌缺血的患儿建议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内、外科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1例先天性CAF患儿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2.2岁(0.1~14.0岁);中位体质量18.3 kg(3.2~55.8 kg);其中男37例(52.1%),女34例(47.9%)。按治疗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介入封堵组(30例)和外科修补组(41例),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法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结果71例患儿中,70例可闻及心脏杂音,2例有活动后胸闷胸痛表现,另有5例平素易反复呼吸道感染。30例患儿行介入封堵术,其中22例(73.3%)术中成功关闭瘘口;41例患儿行外科手术,均成功关闭瘘口(100.0%),2组关闭瘘口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科修补术后死亡1例(2.4%),且术后随访过程中有2例(4.9%)因残余分流量渐大再行封堵术治疗。末次随访时2组治疗后存在微小残余分流者均为2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7)。71例患儿术后存在血栓形成2例(2.8%)。结论儿童先天性CAF患者多以心脏杂音为主要体征,部分患儿因分流量大,导致肺血增多可有频繁呼吸道感染,极少数患儿因冠状动脉窃血导致心肌缺血引起胸闷、胸痛;介入封堵及外科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CAF均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介入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样本收录为我院需神经介入护理的病人,抽出108例样本进行分析,收录时间在2019年6月~2021年6月区间,利用奇偶法分组,观察组病人开展细节护理模式,对照组资料开展传统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入组前,两组生活质量对比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数据较高的是观察组,观察组满意度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神经介入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促进病人的生活质量上升,保证了临床护理效果,适用于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自限性全身血管炎性综合征。该病好发于儿童,主要侵犯全身中小动脉,以冠状动脉最为显著,早期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形成,后期随病程进展,形成血栓、内膜增生、钙化,进一步可发展为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少数可发生心肌梗死。川崎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目前,针对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严重者常需要通过手术干预,现就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的手术治疗方式、适应证和进展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儿童间隔旁道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9月至2019年3月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拟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共626例患儿,对其中74例间隔旁道患儿的临床及射频消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4例患儿中,男45例,女29例;年龄(7.8±3.5 )岁(10个月~13岁);体质量(27.7±14.4) kg,其中3例<15 kg。5例术前超声提示室壁矛盾运动,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69例患儿行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消融;5例患儿接受传统两维射线下标测后,最终3例接受消融。74例患儿共标测到间隔旁道74条,包括右侧间隔旁道66例,左后间隔旁道8例;显性旁道48例,隐匿性旁道26例;旁道分布于前间隔28条,中间隔18条,冠状窦10条,右后间隔10条,左后间隔8条。共72例患儿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67例消融成功,即时消融成功率为93.1%。消融功率(18.0±1.8)W,射线暴露时间(4.7±2.7) min,手术时间(151.5±58.6) min。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5例合并室壁运动异常患儿的心室运动及大小在消融后恢复正常。随访(23.8±10.8)个月,4例患儿发生预激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结论三维标测系统下儿童间隔旁道经射频消融安全且有效,但永久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仍不能忽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整合至人类基因组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进行治疗的82例宫颈癌患者资料,通过倾向评分匹配策略,将宫颈癌患者分为预后差组(手术及辅助放疗后出现复发或转移)和预后好组。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法检测两组患者的HPV整合情况,明确其整合位点是否位于普通型脆性位点(CFSs)中。比较两组患者的HPV整合情况以及整合至CFSs的情况。结果82例宫颈癌患者中,预后差组37例,预后好组45例。82例宫颈癌患者共发生90个HPV整合事件,其中预后差组30个,预后好组60个。在预后差组患者中,有20例发生HPV整合事件,HPV整合在CFSs中的事件共有13个,涉及11例患者。在预后好组患者中,有26例发生了HPV整合事件,HPV整合在CFSs中的事件共有17个,涉及11例患者。预后差组和预后好组间HPV整合事件数(P=0.289)、HPV整合患者数(P=0.735)、HPV整合至CFSs事件数(P=0.427)以及HPV整合至CFSs患者数(P=0.59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预后差组中,与仅局部复发患者相比,发生转移的患者发生了更多的CFSs整合事件(分别为9和2个,P=0.003)。结论预后差组和预后好组宫颈癌患者HPV整合情况及HPV整合至CFSs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整合至CFSs可能与肿瘤远处转移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经皮导管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预后及反流发生或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 108例经皮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新发三尖瓣反流及反流加重的预后和危险因素。结果24例术后新发三尖瓣轻度以上反流,发生率为2.1%;5例术前合并轻度以上三尖瓣反流的患儿中4例反流较术前减轻;随访过程中患儿均未发生重度需要手术干预的三尖瓣反流。单因素分析发现介入手术时间、残余分流是介入术后新发轻度以上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均P<0.05)。二元回归分析发现封堵器大小(OR=1.48,95%CI:1.13~1.9)、残余分流(OR=6.53,95%CI:1.69~25.30)是新发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后有一定的三尖瓣反流发生率,但一般不会出现需干预的后果。手术时间越长、封堵器型号越大、残余分流的存在是导致术中或术后新发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中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240包外来器械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20包。对照组行常规管理的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流程管理,比较两组器械包湿包率及提前放行率及器械消毒率及器械损伤率。结果试验组器械包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率及器械损伤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中行流程管理,可显著降低器械包的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器械消毒率及器械损伤率,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