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旋转推进法与下三角瓣法两种术式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术后效果,优化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修复技术。方法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接受唇腭裂外科治疗不完全唇裂患者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3个月至31岁,平均3岁7个月。采用两种手术方法对27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伴鼻畸形患者进行修复,并对术后鼻唇对称性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7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在唇裂修复术后,均获得了较好的术后即刻效果。两种术式在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伴鼻畸形的鼻唇形态恢复指标比较中,如鼻孔底宽健患侧比(P=0.751)、鼻孔最大高度健患侧比(P=0.155)、鼻孔最大宽度健患侧比(P=0.675)、鼻翼外侧最凸点至面中线距离比(P=0.905)、鼻翼口角距健患侧比(P=0.978)、鼻翼唇峰距健患侧比(P=0.306)、唇峰至面中线距离健患侧比(P=0.100)、唇峰口角距健患侧比(P=0.516)、唇峰点红唇厚度健患侧比(P=0.1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术式对鼻唇形态对称性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新旋转推进法术式把切口引至鼻小柱基部附近,且增加鼻小柱基部组织量有利于稳定术后鼻小柱高度,术后瘢痕隐蔽,更加美观实用。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便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可持续化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并与国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当前,信息化技术与科学技术并行的高新社会结构,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对于各方面的要求也会随之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建筑工程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与影响也会随之提升,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如果无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便会使得整个工程安全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后续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正因如此,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分析与论述,通过调整各方面的内容来完成建设目标,从而避免自身的经济利益受到冲击与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适合于腭裂手术评价等相关治疗研究的先天性腭裂动物模型。方法选取10只新西兰母兔(40周龄,4.5~5.0 kg),与同品系雄兔交配后次日视为孕1 d。于孕13~16 d,对10只孕兔每日分别肌肉注射1次1.0 mg地塞米松。于孕31 d对所有孕兔行剖腹产手术得到初生仔兔,统计生产仔兔的存活率及腭裂发生率。将非腭裂仔兔与腭裂仔兔分别以阿拉伯数字编号,按随机数表法选取10只非腭裂仔兔为对照组,10只腭裂仔兔为实验组,均以标准化的管饲喂养方式进行喂养。每5 天对两组仔兔进行体重监测,并持续观察其生理行为状态。分别于1、2、4周龄时进行仔兔外形及口内上颌咬合面拍照观察。按上述编号随机选取两组4周龄仔兔各3只,进行口内上颌不同层面的局部解剖观察,并拍照对比分析。结果10只孕兔共产下73只幼仔,生产存活率为66%(48/73),存活仔兔中腭裂发生率为60%(29/48)。10只对照组与10只实验组仔兔均可正常存活至少1个月,两组仔兔的体质量增长稳定,对照组出生时及1月龄时体质量[分别为(52.8±6.6)和(359.8±30.4)g]与腭裂组[分别为(49.5±9.1)和(332.0±33.8)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生理外形方面也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腭裂类型主要表现为完全性腭裂,其裂隙形态及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特点。口内上颌局部解剖结果显示,两组仔兔的解剖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实验组仔兔腭黏膜形态的改变,软腭肌肉的末端分布变化以及上颌中线处骨性结构发育不良和缺失等。结论本研究以地塞米松诱导成功建立了适宜腭裂治疗研究的新西兰兔先天性腭裂模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轻健康人对鼻唇亚单位照片处理效果的敏感程度。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唇腭裂外科采取25名(20~40岁)鼻唇亚单位基本正常的人物正面照片,用照片人工处理的方法,将各鼻唇部亚单位进行1.1、1.2、1.3倍放大或平移进行调整,得到不同程度鼻唇部亚单位畸形的照片。选择未经矫治手术、无颌面部畸形的年轻健康人189名[男96名,女93名;年龄(20.00±1.32)岁],判断其视觉对于鼻唇亚单位的颜面审美视觉效果。结果年轻健康人视觉对鼻孔对称性和鼻小柱平移颜面审美视觉效果高,对唇部对称和唇中线平移颜面审美视觉效果一般,对唇峰对称性的颜面审美视觉效果最低。结论年轻健康人对鼻孔对称性和鼻小柱平移颜面审美视觉效果高,对唇部对称和唇中线平移颜面审美视觉效果一般,对唇峰对称性的颜面审美视觉效果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