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个结果
  • 简介:如果大学不是把研究学问作为天职,  蔡元培之所以把研究学术视为大学的天职,大学究竟是把研究学问作为天职

  • 标签:办大学大学造造富
  • 简介:假期是每一个学生解除痛苦回复自由的上好机会,潘光旦先生为什么要把学校教育说得那么可怕呢,潘先生认为假期是每一个学生

  • 标签:学校放假
  • 简介: <正>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鸿沟由来已久,不仅制约了科学发展,也影响到社会进步。我原以为这是内地教育的一大失误,最近读《吴大猷文录》(《大科学家文丛》之一,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才知道这个问题在台湾和其他地区也出现过。所不同的是,由于吴大猷等人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大错。吴大猷是杨振宁、李政道的老师,他在海外工作多年,在国际物理学界享有盛誉,他的话也许有较大说服力。

  • 标签:吴大猷通才教育物理学界李政道浙江文艺出版社文丛
  • 简介:九、从全面"清队"到局部"平反"1968年夏天,根据毛泽东的最新指示,全国上下开始"清理阶级队伍",从而把文化大革命运动再次推向高潮。我父亲是统战人员,不在清理范围之内,所以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但是母亲却在这场运动中吃尽了苦头。

  • 标签:父亲山西省政协早期连载革命运动
  • 简介:第二部分东缉虎营时代一、东缉虎营4号的办公区大约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省政协有了搬迁的动议。当时我们家住得十分憋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特别高兴。父亲在秘书处负责,这个任务当然落在他的头上。父亲说,一开始选择了太原市府西街和新建路口东北面的一片空地.

  • 标签:山西省政协后半生吕峰阎锡山老槐树绥靖公署
  • 简介:1930年代,中国思想界有过一次关于“现代化”的大讨论。参加这次争论的有胡适、孟森、蒋廷黻、吴景超、钱端升、常燕生、丁文江、陶孟和、张奚若、陶希圣、张忠绂、陈之迈等人,在当时影响很大;因为他们对“现代化”的理解偏重于政治方面,所以对当今社会也很有启发。

  • 标签:现代化大讨论30年代思想界蒋廷黻常燕生
  • 简介:杨荫杭(1878—1945年)字补塘,笔名老圃。20年多年前,李慎之先生曾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一篇介绍杨先生的文章,题为《通才博识,铁骨冰心》。文中写到:“补塘先生之博学多闻,往往使我挢舌不能下。无论什么材料,都是信手拈来皆成妙谛。尤其难得的是.它们并不是专门著作,而是排日作文、触事生感、随写随刊的东西。

  • 标签:父亲杨绛《读书》杂志李慎之
  • 简介:1955年7月底.毛泽东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指出:“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就要到来。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

  • 标签:农业合作化运动女人邓子恢群众运动社会主义党委书记
  • 简介:三、主持北大1、学潮与学风"五四运动"爆发时,蒋梦麟还在上海陪同他的老师杜威进行访问。"五四"之后,蔡元培因发生如此大事,悄然离开北大,委托蒋梦麟主持北大校务。当时蔡先生对他说,大学生是有自治能力的,你可以代表我到学校执行校务。我把一切权力交给你,但是责任由我来负。蔡元培还嘱咐说:"自今以后,须负极重大之责任,使大学为全国文化之中心,立千百年之大计。"(《蒋梦麟学术文化随笔》,第145页)

  • 标签:北京大学蒋梦麟连载五四运动文化随笔自治能力
  • 简介:初到香港,就在维多利亚湾北岸发现一条破旧的渔船,与周围的高楼大厦极不相称。走近一看,只见船上一对皮肤黝黑、满脸沧桑的夫妇,正在那里做饭。我想,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疍户”吧。

  • 标签:香港人仇富维多利亚高楼
  • 简介:最近,气功大师王林陷入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但是在此之前,他却是高官、富商和明星们崇拜的偶像。气功本来是通过调整呼吸、调整体形、调整意念等手段,来达到锻炼身体、健康身心、抗病延年、开发潜能等目的的一种活动。但是那些自称是气功大师的江湖骗子,却利用中老年人追求健康长寿的心理和青少年企求开发潜能的需要,在过分夸大气功功效的同时骗钱骗物甚至骗色。

  • 标签:偶像崇拜伪科学健康长寿锻炼身体中老年人气功
  • 简介:近年来,我在研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时候,接触到许多大学校长的材料。比如北京大学的蔡元培、蒋梦麟、胡适、清华大学的罗家伦、梅贻琦,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四川大学的任鸿隽,中正大学的胡先辅。这些大学校长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的思想理念,行为方式和人格风范,曾经被我们淡忘。这不仅使中国现代教育传统被人为地中断,而且还让我们的教育在很长时间里迷失了方向,从而走了很大的弯路。因此,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这些大学校长的人生经历、教育思想和人格风范,很有必要。

  • 标签:大学校长大学教育民国时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国现代教育人格风范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一大批中共高级领导人和“左翼”文化人士去过新疆,其中包括周恩来、王明、康生、任弼时、毛泽民、陈云、李先念、邓发、周小舟、滕代远、俞秀松、陈潭秋、方志纯、孟一鸣、林基路以及杜重远、茅盾、张仲实、王为一、赵丹等等。他们有的是路过,有的是到那里工作。另外,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尽管只剩下三万余人,但还是组织两万多人向西挺进。因此人们自然要问:在那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为什么要做出如此选择呢?这一切,都与被称为“新疆王”的盛世才有关。

  • 标签:盛世才新疆统治抗日战争文化人士中央红军
  • 简介:徐城北这名字很妙。他家住在京城城北,文章又写得漂亮,让人很容易联想起古代齐国的那个美男子;等到读了陈祖芬《金婚的沉默》(《读书》1995年第8期)一文,才知道倘若单以外貌而论,他简直是从丁聪漫画中走出来的人物。与此同时,他的年龄比我的估计至少要小十岁,这又是他那老到的文笔给人带来的误会。陈文本来是介绍徐夫人叶稚珊及其新作《沉默的金婚》的,却在她的丈夫和婆婆身上着墨不少。对此,叶女士恐怕是不会计较的,而读者也就只能从中多了解点

  • 标签:梅兰芳百年祭京剧艺术梅派艺术学术性《万历十五年》
  • 简介:“七七”事变前后,一大批中共党员和文化界著名人士先后来到新疆,其中有陈潭秋、毛泽民、孟一鸣、林路基、邓发以及杜重远、茅盾、赵丹等人。长征结束后,红军也曾组织两万多人的西路军开赴新疆,几乎全军覆没。人们必然会问: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红军一部为什么要远离抗日前线前往新疆呢?这一切,者陶号称“新疆王”的盛世才有关。

  • 标签:盛世才新新疆杜重远茅盾斯大林赵丹
  • 简介:办大学的宗旨是为了选拔人才,培养精英,还是为了开启民智,培养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高人一等,还是为了让其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真正解决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的问题。

  • 标签:大学生就业孔雀东南飞大学毕业生人文教育基层公民教育
  • 简介:近年来,我一直把“胡适和他的朋友们”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写了一些文章。但由于缺乏资料,始终没有涉及到毛子水先生,为此留下不小的遗憾。其实,在胡适的朋友中,毛子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早在五四时期,他就是胡适的学生,并与罗家伦、傅斯年等人一同创办了《新潮》杂志,成为思想启蒙的先驱者之一:上世纪50年代,胡适在美国立下“遗嘱”,指定他与哈佛大学教授杨联升为“遗嘱”执行人;1962年胡适在台湾去世后,他又为胡适写了感人至深的墓志铭……

  • 标签:胡适遗产五四时期《新潮》50年代思想启蒙
  • 简介:公民与臣民,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前者具有人格独立、政治参与、社会责任等特征,乃现代社会的标志;后者具有人格依附、政治陪衬、不负责任等特色,是专制时代的产物。五四运动以后,培养公民还是造就臣民,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公民教育或党化教育来实现的。因此,了解一下民国时期的公民教育与党化教育,对于当前的社会转型或有补益。

  • 标签:公民教育党化教育民国时期人格独立政治参与社会责任
  • 简介: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邀请,我于5月1日前往台北,参加“纪念五四9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胡适与近代中国的追寻》。马英九先生不但出席这次会议,还坐在主席台下恭恭敬敬地聆听著名学者林毓生演讲。这让我想起学界的一件轶事。早在抗日战争前夕,竺可桢请马一浮去浙江大学授课,马一浮提出应该让学生“登门请业”,理由是“古闻来学,未闻往教”。因此我以为,马英九能够亲自“登门请业”,而不是让学者去“总统府”讲课,体现了他对学问的尊重。这种尊重对于政治领导人具有示范作用。

  • 标签:纪念碑总统府著名学者中央研究院学术研讨会抗日战争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