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不同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RBD抗体,以及研究IgG、IgM、IgA、总抗体与抗RBD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种1剂次或2剂次志愿者血清样本47例,以及166例完成2剂次接种后的随机血清样本。使用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类抗体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三种方法均能有效检出抗RBD抗体,在不同种类的抗体中IgG和抗RBD抗体相关性相关性最高,IgA最低。 结论 化学发光法因便捷、自动化是抗RBD抗体首选方法,IgG和抗RBD抗体相关性最高,在无法检测抗RBD抗体时可用IgG替代。
简介:[摘要] 目的:肺结核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与X线胸片检查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CT组和X线组,CT组30例患者均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X线组30例患者均采用X线胸片技术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 结果:CT组诊断准确率93.33%明显高于X线组70.00%;CT组和X线组支气管播散灶检出率分别为63.33%、46.67%,卫星灶检出率分别为56.67%、40.00%,空洞检出率分别为86.67%、60.00%,淋巴结肿大检出率分别为13.33%、3.33%,胸膜增厚检出率分别为20.00%、46.67%,胸水检出率分别为13.33%、3.33%,兩组对比差异较大(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56.82±4.38)岁。设计基线资料研究表,阅读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肿瘤部位、国际抗癌联盟联合制定分期(TNM分期)、腹腔感染、放疗等信息及动力性肠梗阻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影响因素。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86例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6例,发生率为6.98%。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于直肠[17.86%(5/28)]、术前伴有肠梗阻[21.05%(4/19)]、TNM分期为Ⅲ期[15.63%(5/32)]、术后发生腹腔感染[26.67%(4/15)]、术后采用放疗[19.05%(4/21)]均为行腹腔镜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OR=12.391、8.667、9.815、12.545、7.412,均P<0.05)。结论肿瘤位于直肠、术前伴有肠梗阻、TNM分期为Ⅲ期、术后发生腹腔感染、术后采用放疗均为行腹腔镜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采取相关干预,以降低动力性肠梗阻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