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慧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采用大剂量氨溴索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分组,治疗组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概率分别为13.33%、33.33%,治疗组发生率较低;治疗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采用大剂量氨溴索进行治疗,获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减轻家属负担,加快患儿痊愈速度,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大剂量氨溴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016-02
Largedosesofammoniabromineintheclinicalobservationoftreatmentof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Abstract】ObjectiveObservethe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usinglargedoseofammoniabromineintheeffectivenessoftreatment.MethodsOurhospitalin30casesof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group,thetreatmentgrouptreatedwithlargedosesofammoniabromineline,thecontrolgroupusingconventionaltreatment,comparethetreatmenteffectintwogroupsofchildren.Results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intheprobabilityof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were13.33%,33.33%,theincidenceoftreatmentgroupislower;Improvebloodgasindexoftreatmentgroupwasbetterthancontrolgroup,thecomparisionofthedataoftwogroupshave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usinglargedoseofammoniabrominelinetreatment,theeffectismoreideal,canreducethefinancialburdenonfamilies,speedupthechildrenrecovered,havefurther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value.
【Keywords】Largedoseammoniabromineline;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Treatmenteffect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早产儿中较为常见,通常是因为患儿肺部组织没有得到成熟的发育,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造成肺萎陷等症状[1]。氨溴索对加快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速度、促进肺泡Ⅱ型细胞合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广泛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但对于药物使用剂量尚未有明确说明。本文对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不同剂量氨溴索治疗的效果,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3月2日—2014年12月30日收治的30例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属于早产儿,排除窒息抢救、羊水污染、胎膜早破等患儿;其中男患儿12例,女患儿18例,年龄收集范围在0~3天,均在出生后4h内入院接受治疗,在接受治疗时临床无低氧血症、明显呼吸困难等症状;13例患儿胎龄为32周~36周,18例患儿胎龄为28周~32周;15例患儿出生体重为1500g~2200g,15例患儿出生体重为1350g~1500g;根据医学伦理学原则,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儿在排除标准、性别、年龄、入院时间、临床症状、胎龄、出生体重以及分组原则等常规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诊断标准
本组研究对象均以《实用新生儿学》作为疾病诊断标准的依据,具体体现如下:(1)采用胸部X线检查得知细小颗粒均匀分布以及支气管充气征或者网状阴性,以毛玻璃样改变呈现;(2)听诊两肺呼吸音逐渐减弱,并且能够听见细湿罗音;(3)患儿均在出生后4h内发生紫绀、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还会合并吐沫、呻吟等症状。
1.3方法
对照组与治疗组患儿均通过常规方式给予临床治疗,具体体现如下:(1)保暖:在合理温度的辐射台或者暖箱内放置新生儿,通过监护仪对患儿R、P、T临床指标进行监测;(2)饮食护理:通过分析患儿对热量需求的实际情况,对所需奶量进行计算,给机体所需营养提供保障。如患儿无法吞咽吸奶,则通过静脉的方式给予高营养治疗;(3)氧疗:为了确保无氧代谢得以减少,缺氧情况得到明显改善,需要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如患儿症状较轻,则通过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或者面罩、鼻导管等给氧,如患儿症状较重,则进行气管插管处理,连接呼吸机;(4)对患儿病情的改变进行严格观察;(5)确保能够在无菌状态下执行操作,避免出现污染的情况。
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氨溴索10mg/kg进行治疗,每天1次,联合葡糖糖注射液以缓慢的方式泵入,连续治疗2天。
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氨溴索30mg/kg.日进行治疗,每次10mg/kg,给予静脉滴入,连续治疗2天;出生时出现呼吸窘迫高危因素或者出生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变快的患儿,及时采用药物进行防治,同时给予10%葡萄糖10ml+沐舒坦10mg/kg,连续用药2d;倘若没有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则停止药物;倘若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则需要继续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对氧饱和度、呼吸等进行监护,采用胸片进行随访。
1.4临床效果判定标准
本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等级进行判定,具体体现如下:(1)显效:用药后12h内呻吟、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全部消失,氧饱和度维持在85%~93%范围内;(2)有效:用药后12h内呻吟、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逐渐减轻,氧饱和度维持在85%~88%范围内;(3)无效:用药后12h内临床体征、临床症状等改善情况不明显,或者更加严重。
1.5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以X2检验计数资料,通过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以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15例患儿采用大剂量氨溴索进行治疗后,2例患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痊愈,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15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后,5例患儿出现呼吸窘迫症,1例患儿由于家属放弃治疗死亡,4例患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痊愈,发生率为33.33%;两组患儿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X2=1.6770,P=0.019)
2.2对比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改善情况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气指标用药前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在用药后12h、48h有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改善情况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主要是由于患儿机体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造成的,临床以严重呻吟声、紫绀等表现为主[2]。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患儿胎龄越小,则会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主要是因为早产儿肺泡张开难度大、胸廓支撑力较差、气道阻力较大、气管软骨少、气体弥漫功能差、呼吸膜增厚、气体交换能力差等方面的原因,使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如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对新生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氨溴索药物属于粘液溶解剂类型的药物,可促进呼吸道分泌粘膜浆液腺的情况有所增加,促进分泌粘液腺有所减少,对痰液黏度起到降低的作用。据相关研究资料表示,通过大剂量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不但能够加快合成肺泡Ⅱ型细胞的速度,同时还能够使释放巨型细胞氧化物以及中性粒细胞得以减少,对生成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以及细胞因子起到抑制的作用,使抗感染以及抗氧化特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治疗组患儿采用大剂量氨溴索进行治疗后,可明显降低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这与马爱婷,陈建民,宋利平等[3]等研究结果一致。
研究表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采用大剂量氨溴索代替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以及预防,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降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情况,使家属以及社会经济负担得以减少,具有经济适用等优势,可在基层医院中广泛开展应用[4]。
【参考文献】
[1]李利香,李虎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176-177.
[2]王依芳.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05):120-121.
[3]马爱婷,陈建民,宋利平等.基层医院用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应用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3(01):192-193.
[4]梁静玲,曹虹,周锦妍等.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07):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