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觉醒的知识分子知道再不急起直追,中国将不免于亡国,于是开始“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其中有一个特殊的人物就是王韬(1828年—1897年)。他追随魏源的足迹,“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忧国之心虽深,却还不曾到外国实地考察过,因而不及王韬远涉重洋感受得深刻。一王韬是苏州甫里(今用直镇)人。父亲是教私垫的。据王韬自己说,他“自九岁迄成童,毕读群经,旁涉诸史杂说”。十七岁(1845年)考秀才名列第一。1846年去南京考举人,一头扎入了花花
正>
出版日期
1984年02月12日(中国Betway体育网页登陆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