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导航
期刊检索
论文检索
新闻中心
期刊
期刊
论文
首页
>
《中国教师》
>
2022年17期
>
从《聊斋志异》中看蒲松龄的孤愤心理
从《聊斋志异》中看蒲松龄的孤愤心理
打印
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蒲松龄所谓的“孤愤”,其实只是指怀才不遇。他在潦倒落拓的大半生之中费尽心血创作的《聊斋志异》,集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同时也从反面显露了自己的“孤愤”。从这种苦闷孤愤的心理也成为了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时的一种经常性的创作心理。
DOI
54k7n103dk/6720033
作者
张洁
李薇
机构地区
淄博职业学院
出处
《中国教师》
2022年17期
关键词
蒲松龄 孤愤 创作心理
分类
[文化科学][教育学]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9日(中国Betway体育网页登陆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1
杜桂萍.
孤愤:《聊斋志异》的精魂
.中国文学,1994-02.
2
姚锋;王雪娥.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教育学,2005-11.
3
陈炳熙.
论《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
.中国文学,2002-02.
4
梁杰.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
.教育学,2019-01.
5
王枝忠.
蒲松龄朋友与《聊斋志异》
.中国文学,1989-03.
6
王建平.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反赌贡献
.中国文学,2017-01.
7
刘秋娟.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至情思想
.成人教育学,2011-03.
8
孙伟娜;刘桂鑫.
论《聊斋志异》孤愤与超越的主题
.教育学,2018-06.
9
孙树木.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家庭道德观
.中国文学,1989-02.
10
张锡梅.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超前的爱情之思
.教育学,2010-01.
来源期刊
中国教师
2022年17期
相关推荐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伦理道德观
“清”:蒲松龄的理想人格──蒲松龄《聊斋志异》审美观探讨
《聊斋志异》中反映的蒲松龄法学理想浅谈
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描写看清初的物质文明和生活
《聊斋志异》选评
同分类资源
更多
[教育学]
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
[教育学]
浅析小学中高段语文词语教学的策略
[教育学]
浅谈一年级聋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育学]
涂一涂
[教育学]
有效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研究
相关关键词
蒲松龄 孤愤 创作心理
返回顶部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