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之花在英语课堂中绽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 生活是“活生生”的课堂 ,在信息化时代,世界日新月异,坐在课堂里已经不是学习的唯一渠道。生活就是英语学习的最佳课堂。作为教师更应该尽可能地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去直面精彩的生活场景。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教师只需巧妙引导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带入课堂,把生命的内在感悟转化为精神产品就行,就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关键词:个性教学;小学英语 一。巧妙的问题设计 .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孩子们自由质疑”,自已主宰英语课堂教学。孩子们也因在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兴趣盎然。我们既要依据单元目标设计问题 ,又要依据学生的水平全面考虑他们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思考如何围绕英语课程目标将这些问题归纳总结、合并分散,删除移动…在教学中,我的原则是只留下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问题,以便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它分成上、中、下三层,其中基础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学习暂困学生;中档题则面向中等生;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向优等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司其问,各有所得。同时,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评估,我也在情感激励上给予分层对待,当学生作出圆满的、富有创造性的、有独到见解的回答时,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常用“ very good”、“ great”、“ wonderful”、“ super idea”等言语;对于质量不高的回答则用“ ok”、“ oh”、“ yes or no”等词语来表明还不完全正确,尚有讨论的余地;对不能作出答案或回答有错误的,我则投出期待的眼神,说:“ sit down please ,think over”其他同学回答后,再次请前者重复一遍,大家加深印象。这样做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面向全班同学大胆地答问,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的自信心。 二、尊重个性的发展 . 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常常人云亦云。这显然不利于个性化的学习,究其原因,最重要一点就是教师没有耐心等待。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思维速度、分析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将直接导致感悟的先后。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顿悟”、“灵感”。而我们时常为了赶进度而无视教学中我们需要关心的“弱势”群体,让部分优生成了课堂教学永恒的主角。新课程强调的是让学生自悟自得,学生怎么想怎么做都由学生个人决定,具有很强的学习自主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有话可说。这样才能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使学生的悟性、灵感得到激发,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创造的火花随处可见,英语学习也随之向深化发展。通过教学手段的更新,活跃学生的身心,激发起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达到感知,进而体验,最后吸收的学习目的。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玩学结合” .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听、说、读、写教学游戏,使学生边玩游戏边学习,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接受英语,喜欢英语,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在小学英语书上有许多单词要记住,这就得通过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慢慢学习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我们要掌握的单词以卡片、图片、头饰、动作等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通过各种游戏进行渗透。如 Pass the card(传卡片 ) 、 Find your friend (找朋友 )、 Draw and Colour(画一画、涂一涂 )等。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多读、多练,从而大脑里的印象加深了,也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在愉快的气氛中,觉得轻松,愉快、活泼。课堂上还应该留有机会让学生上台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在与同伴交流中交换意见,获得发展。交流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允许学生独树一帜,允许学生出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激励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展示才能的天地。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交流的氛围。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合作学习除了小组学习,还可以打破课堂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组合学习。为学生创造大胆交流、自由发言的小天地。回答问题、讨论交流无论正确与否,只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学情,就有机会促进自己的个性发展。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 300名学生就会有 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实践经验表明,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学生,他们千差万别,其认知基础、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特长等各异因此,教师要做到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层设组。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然后规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使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一次学习后都有一种成功感在激励着自己,在不断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成功的欲望。从而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知识技能不断提高。 总之,教育为了一切学生,教育为了学生一切 。教师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思想都应以学生为本。让教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润入学生行为,这是素质教育的行为准则。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主体地位,只有使所有学生充分主体性参与,才能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的兴奋感、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实现让每一位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更充分地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使得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全面、更和谐的发展。放手让学生“动手”,耐心释放学生的“心声”,这是一个充满民主、自由并真正实现师生平等的学习气氛,是一个真正放飞学生心灵与思维的学习场所,是一个真正满足了学生因个性差异而带来的不同需求的学习家园。
    作者 杨坤
    出处 《中国教师》 2020年15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9月27日(中国Betway体育网页登陆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