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导航
期刊检索
论文检索
新闻中心
期刊
期刊
论文
首页
>
《魅力中国》
>
2010年6期
>
文学·社会·政治
文学·社会·政治
打印
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刘勰与伊格尔顿是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比较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学观和文学发展观之异同,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文学的本质与文学的政治性有所裨益。
DOI
kd2g0kwxj6/2695086
作者
林立
机构地区
——刘勰与伊格尔顿的启示
出处
《魅力中国》
2010年6期
关键词
分类
[社会学][]
出版日期
2010年06月16日(中国Betway体育网页登陆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1
艺辛.
桥 文学 社会
.中国文学,2007-01.
2
徐亚军.
社会文学是社会问题的产物
.政治学,2004-04.
3
王蒙.
文学与社会的互动
.教育学,2004-01.
4
贾平凹.
当下社会的文学立场
.中国文学,2009-09.
5
徐慧琴.
文学、社会现实、时代的政治——刘勰、钟嵘、陈子昂、白居易给予我们的启示
.教育学,2000-03.
6
王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学的政治维度
.文学理论,2013-05.
7
.
民族与文学的关系以及文学的社会价值
.教育学,2008-04.
8
陈屈亮.
文学与政治的双重博弈
.教育学,2011-12.
9
王秀娟.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参与
.政治学,2004-01.
10
admin.
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
.文学,2019-05.
来源期刊
魅力中国
2010年6期
相关推荐
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
社会转型与文学媚俗
略论文学的社会功能
文学与政治的悖论——论郁达夫的文学思想
论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同分类资源
更多
[社会学]
初中数学教学探索的反思
[社会学]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道德风尚
[社会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社会学]
高职数学应用性分析
[社会学]
浅析砌体结构裂缝问题的几种原因
相关关键词
返回顶部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