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导航
期刊检索
论文检索
新闻中心
期刊
期刊
论文
首页
>
《艺苑》
>
2011年6期
>
昆曲《牡丹亭》 “堆花”表演衍变及成因初探
昆曲《牡丹亭》 “堆花”表演衍变及成因初探
打印
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堆花"是昆曲《牡丹亭·惊梦》中的群体表演造型,系昆班艺人不断加工创造而成。"堆花"形成伊始,其名号与扮相有严格的规定,其表演形式亦有严格的规范,但在近现代以来,它在性别、人数、场次、曲牌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DOI
kd21x2qpj6/1088462
作者
李阳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艺苑》
2011年6期
关键词
“堆花”表演
规范
衍变
分类
[艺术][艺术理论]
出版日期
2011年06月16日(中国Betway体育网页登陆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1
刘明澜.
论昆曲《牡丹亭》音乐
.音乐,1986-02.
2
朱列娜.
单雯表演《牡丹亭》赏鉴
.电影电视艺术,2012-05.
3
钱国桢.
昆曲《牡丹亭·游园》的戏曲艺术分析
.音乐,2010-03.
4
.
牡丹亭
.教育学,2014-05.
5
汤显祖.
《牡丹亭》
.教育学,2011-03.
6
燕彩(图/文).
粤剧《牡丹亭》
.中国文学,2018-06.
7
徐国琳.
读《牡丹亭》
.中国文学,2015-03.
8
.
舞剧《牡丹亭》
.舞蹈,2008-08.
9
许宏泉.
牡丹亭·寻梦
.中国文学,2006-08.
10
王鑫.
简析昆曲《牡丹亭》曲牌构成的“主腔”特征
.音乐,2012-01.
来源期刊
艺苑
2011年6期
相关推荐
谈昆曲电视剧《牡丹亭》的艺术再创作
“闹热《牡丹亭》” ——《牡丹亭》与《长生殿》之比较
青春版《牡丹亭》“花意象”的艺术功能
由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引发的文化产业转型
昆曲《牡丹亭》舞台搬演传递的文化生态意义
同分类资源
更多
[艺术理论]
蓝正辉:浓情大笔最水墨
[艺术理论]
徐华翔作品
[艺术理论]
朱松发:《风雅徽州》
[艺术理论]
油画《黎平会议》
[艺术理论]
电视剧类型研究
相关关键词
“堆花”表演
规范
衍变
返回顶部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