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硬化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及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临床特点对比。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8年3月开展本次研究,在研究期间总共选取20例酒精性肝硬化、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20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借助调查问卷与临床检查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包含外周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数据。结果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相对于其他三种疾病患者而言数据差异较大,统计学结果有意义。所有患者的贫血发生率均处于50%以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最高,其次为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的INR异常率最高(60.0%)。结论酒精性肝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相对于其他多种肝硬化而言临床特点突出,需要在临床中高度重视酒精性肝硬化,提高临床干预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的观察额诊断,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肝硬化的方法。方法选取1995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A组和B组、C组,A组26例,A组患者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B组26例,B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C组34例,C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总结。结果A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7﹪,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9.2﹪,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4﹪。C组的数据分别和A、B两组的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硬化的患者的治疗,采用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形式都比较单一,有效率较低,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本文将对肝硬化治疗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鼓室硬化是指中耳黏膜下层或鼓膜固有层中弹性纤维透明样变性,是中耳黏膜慢性炎症或反复急性炎症的终末反应。早在1869年Troltsch首先描述了该病,其病因不清,有研究发现可能与遗传、动脉粥样硬化、高钙血症等有关。鼓室硬化的发病机制也不甚清楚,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鼓室硬化是中耳慢性炎症非特异性的不可逆结果。按组织学特点鼓室硬化可以分为硬化型黏膜炎和破骨型黏膜炎,后者可破坏骨质,累及听骨链。也有学者主张根据手术中所见硬化斑块的范围来分型,可分为鼓膜钙化型、锤砧骨固定型、镫骨固定型及全鼓室硬化型,认为这种分型更有治疗指导价值。目前的争论热点在于如何更有效的治疗鼓室硬化,尤其是镫骨固定的病例。本文主要对鼓室硬化的治疗进行论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的超声表现差异。方法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酒精性肝硬化以及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选择5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及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采用西门子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探究两组患者超声表现差异。结果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肝脏形态失常的比例为46.0%,不规则回声增强比例为52.0%,肝被膜锯齿状比例为44.0%,高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患者弥漫回声增强的比例为48.0%,低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以及脾脏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右肝斜径为(123.6±15.0)mm,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右肝斜径为(140.4±21.2)mm。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形态失常、不规则回声增高以及肝被膜锯齿状。酒精性肝炎的表现为弥漫回声增强。且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右肝斜径相对较大。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肝病的终末阶段,肝脏的储备功能已接近耗竭,肝功能不全的症状开始出现,并发生一系列的合并症,如门脉高压、肝性脑病、出血倾向、持续性黄疸等。多年来肝硬化的治疗一直是对症治疗为主,即保护残存的肝细胞的功能,缓解门脉高压.肝硬化的病理基础是持续性的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结构破坏和改建,伴广泛而严重的纤维组织增生。一般认为,肝硬化是不可逆转的。但近年来对于肝纤维化的深入研究使人们认识到通过适当的治疗,肝内的纤维组织是可以减少、消退的。虽然目前的抗纤维化治疗距离肝硬化的彻底治愈还相差甚远,但已经打破了肝硬化不可逆转的规律。外科肝移植技术的进展,更为失代偿肝硬化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