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消化内镜治疗息肉的护理情况。方法8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消化道息肉病例,所有患者均行消化内镜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护理效果展开分析。观察患者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半年,就患者复查依从性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1例患者伴有血压下降的情况、3例患者因息肉较大出现出血情况,在卧床休息2~3d后症状缓解。随访半年,80例患者75例按照出院医嘱复查,依从率93.75%。结论针对消化内镜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通过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复查依从率,降低复发率。
简介:目的探讨经内镜胃肠息肉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内镜下检出215例消化道息肉,病理检查后于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微波烧灼,高频电切电凝仪切割或黏膜下切除等多种方法治疗。结果本组215例患者,共456枚息肉,单发病灶均一次治疗成功,多发息肉一次最多切除15枚。术中明显出血1例,以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局部喷洒加用金属钛夹夹闭止血。术后迟发出血2例,均发生于肠道,急诊肠镜予钛夹止血成功。1例迟发穿孔,转常规手术治疗。1例乙状结肠息肉患者术后病理提示可见核大异型细胞,考虑为早期癌变,追加手术治疗。其余不良反应包括轻度腹胀以及轻微疼痛,2—8h自行消失。术后1—3个月、6个月及1年后复查,未见息肉复发。息肉病理性质:除外小息肉(〈0.5cm)直接行氩离子凝固术者,术后送检息肉共369枚,管状腺瘤16枚,绒毛状腺瘤6枚,绒毛管状腺瘤12枚,炎性增生性息肉331枚,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枚,乙状结肠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枚。结论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目的通过内镜治疗消化道广基息肉。方法内镜下找到息肉后,将肾上腺素液用注射针沿息肉基底边缘注入黏膜下,使局部黏膜发白、肿胀隆起后,采用圈套器套住息肉,用高频电、电凝、电切法摘除息肉,对于个别>2cm广基息肉分两次圈套切除息肉。电凝、电切指数均为2.5,息肉摘除后如发现有渗血或涌血和有穿孔危险时,采用金属钛夹钳夹止血。结果58颗息肉经以上方法摘除后,均无出血穿孔及其它并发症。58颗息肉经病理检查,炎性患肉28颗,腺瘤性忠肉19瘕,增生性忠肉11颗,其中10颗合并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结论消化道广基息肉采用内镜下高频电摘除,配合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和止血夹钳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切除术以及普通消化内镜下高频电电凝电切术对于胃肠息肉的治疗功效。方法:选入2年间,即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98例胃肠息肉患者。随机法分组,无痛组基于无痛消化内镜,开展高频电电凝电切术;普通组基于普通消化内镜,开展高频电电凝电切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无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组,无痛组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普通组(P<0.05)。术前,两组的胃肠道激素值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24h,无痛组的胃肠道激素值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为胃肠息肉患者采取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电凝电切术能够提高疗效,改善围术期指标,且能调节其胃肠道激素水平。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切除术(LEEP)以及普通消化内镜下LEEP对于胃肠息肉的治疗功效。方法:选入2年间,即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98例胃肠息肉患者。随机法分组,无痛组基于无痛消化内镜,开展LEEP手术;普通组基于普通消化内镜,开展LEEP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无痛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组,无痛组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普通组(P<0.05)。术前,两组的胃肠道激素值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24h,无痛组的胃肠道激素值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为胃肠息肉患者采取无痛消化内镜下LEEP手术能够提高疗效,改善围术期指标,且能调节其胃肠道激素水平。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消化科内镜下治疗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消化科内镜下治疗患者共计200例,根据实施优质护理前后划分对照、观察两组,分别采取区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以及患者焦虑情况。结果 通过研究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有效性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观察组占优(P<0.05)。结论消化科内镜下治疗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表现,降低焦虑抑郁风险,提升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