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个结果
  • 简介: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院是以我校民俗学科为依托,在2003年4月建立的社会学民俗系基础上成立的教学研究型学院,拥有社会学一级学科所属的社会学、民俗、人类学等三个二级学科。其中,民俗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是学校优先发展的特色学科,社会学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

  • 标签:民俗学社会学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 简介: <正> 民俗 (Volkskunde)是关于“传统的制度中的生活(列奥坡尔德·施米特)”的科学,这也就是说关于那些在不同的社团组合中接受过来、又延续下去的行为规范及表现形象的科学。 民俗 所从事的是关于高度文明的民族的底层的文化形式和生活形式的研究,就

  • 标签:民俗学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奥地利地图集德国年鉴
  • 简介: <正> 文化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标志,作为动物之一的人类,怎样区别于其他动物呢?或者说,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他的特征是什么呢?对此,有的学者着眼于人的社会,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也有的学者着眼于人类的躯体的变化,认为人是直立的动物(由于不断劳动的结果)。这些当然是很重要的看法。近年来,有些文化人类学者,把“文化”作为人类存在的特征。因为即使是那些高级动物如猩猩、猴子之类,也不

  • 标签:民俗学习尚人类存在猩猩高级动物风俗文化
  • 简介:我国至今有小说而无民俗小说,这是一种遗憾。但民俗是需要小说的,因为民俗有三个压力需要通过创作民俗小说去化解:一是资料的压力,虽然民俗研究民间文学,但民间文学的传播却要靠文学;二是研究的压力,民俗的田野研究重视个人生活史,但个人叙述中的主观意识不是民俗,而是文学;三是非遗保护的压力,民俗的本质是承认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这是一门富有差异化属性的文化科学,而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但民俗只能揭示其中的"看不见"的精神种类和文化逻辑,文学却能保存其中的"看得见"的形象和文化符号,民俗对于"看不见"和"看得见"的文化施行双重保护是有压力的,而它的解压者正是民俗小说。

  • 标签:民俗学民俗学小说民间文学传播个人生活史非遗保护的本质
  • 简介:近年来,学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学人的视野不断地扩大,这既表现于他们在各自的专业研究的领域内的不断地开拓与延伸,又表现于突破了原有的学科的圈子,向周边发展,形成了不少的边缘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并不是两个学科的简单的交叉,而是两个学科的联姻,产生出了可喜的宁馨儿.各个边缘学科的成立,也不是随便的巧合,总是一种急切的需要,催促着学人去思索,去创造.因为有这样的需要在等待着,所以新学科一出现就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尽管这些新学科还不十分成熟,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张士闪的就是这一批为建立新学科而努力的新著之一.

  • 标签:张士闪《艺术民俗学》艺术民俗学实地调查
  • 简介: <正> 文物与 民俗,皆属于人文科学范畴,两者虽有重大区别,但又有一定联系.其区别,在于两者属于不同的文化事象;而其联系,又使两者有可能组成某一共同的学科,以尽可能地发挥边缘科学的作用.因此,认真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无论对于 民俗 研究的深入掘进,还是对于文物学研究的广泛开拓,都将是有积极作用的.在此,本人不揣浅陋,就文物 民俗 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以期求教于大方.

  • 标签:民俗学研究民俗文物民俗史民俗事象民俗文化人类文化
  • 简介: <正> 1、韩国 民俗 史略(1)解放前:形成期在韩国, 民俗 的研究是从1894—1919年新文化运动的初期开始的.这时期的代表学者是崔南善和李能和.但是,作为历史学家,他们只不过是关心这方面而已.所以,严格意义上的 民俗 这时候也没成立.崔南善主要利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来研究古代史.他把包括东北亚的广大地区的文化看成是共同文化,认为朝鲜民族对这些文化起了主要作用.这就是民族主义研究方法.李能和以文献学为中心,作了关于宗教史方面的研究.崔南善的代表作有《朝鲜常识问答》、《萨满教记》、李能和的代表作有《朝鲜巫俗考》、《佛教通史》、《朝鲜道教史》、《朝鲜女俗考》(1927)、《朝鲜解语花史》(1927).其中,李能和的《朝

  • 标签:民俗学韩国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方法民俗学会民俗调查
  • 简介:解读古典诗歌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切入,或文学,或美学,或融汇知人论世,或结合人生体悟,表层深层,大处小处,姚黄魏紫,各有千秋。正是这种多角度的审视使得人们对同一首诗产生了各不相同的体会,因而也就有了永远说不完的话。在这众多的解读方法中,民俗的解读可以说是基础层次的解读,它制约着我们对作品所作的形形色色的评析。下面试以三首广为流传的唐诗为例,来看看民俗的解读对评析作品的重要意义。

  • 标签:唐诗解读知人论世民俗学古典诗歌文学
  • 简介:中国的民俗在近十几年来似乎处于某种尴尬的状态。

  • 标签:民俗学历史传统
  • 简介: <正> 不论谁走进弗莱堡的老式餐馆,看一眼那里的菜单,谁都会为称作地方风味的各式菜肴而惊叹不已。首先是汤:炒饼汤、酸菜汤、小茴汤、蛋花汤、脑汤、蘑菇奶油汤、蜗牛碗汤。其次是荤菜和配菜:冷拼的或热做的肘子肉、腌乳猪、填乳猪、肉沫汤、奶酪肝、茴香蒲公英色拉。拼菜也同样引人注目,如“巴登州星期六宴”。它以熟牛胸和土豆汁为主,再用辣根调料和越桔作为配菜。许多菜肴都有方言名称,外地人须经翻译才能明白。

  • 标签:十九世纪饮食习俗食品烹调法面包饮食文化
  • 简介:是明代中叶以后出现的一部小说,它由"武松杀嫂"一段故事演化而来.全书以新兴商人、暴发户西门庆发迹暴亡为中心情节线,描写西门庆原有一妻二妾,又先后谋取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为妾,以致纵欲身亡;作者还描写了他与地痞流氓、地方势力、宰相太尉、巡抚大臣等串通一气,鱼肉人民的种种勾当,多方面地描绘了上自封建最高统治机构,下至市井无赖所构成的一个鬼蜮世界.被明末著名文学家冯梦龙连同、、一起称为四大奇书,又被清初著名文艺理论家张竹坡称为"第一奇书".鲁迅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同时说部,无以上之".

  • 标签:《金瓶梅》民俗学价值《水浒传》明代中叶地方势力西门庆
  • 简介:民俗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在90余年的历程中,经过了初创、发展、徘徊、失落、恢复、再发展等不同的阶段。目前,我国民俗专业(学科点)分布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没有形成稳定的金字塔型结构,尤其是缺少基层的本科(学士)教育,这对民俗科建设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该文从应用民俗本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应用研究提出了建设完备的民俗高等教育体系,并从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课程建设角度阐述了民俗课程和学科建设的关系,并提出了建设的具体建议。希望促进和提高民俗科建设。

  • 标签:民俗学应用民俗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 简介: <正> 四川成都巴蜀书社于1995年9月出版了 民俗 史家王文宝的新著《中国 民俗 史》一书。该书以大量的 民俗 史料编著了一部40万字的中国 民俗 史。其中最为丰厚翔实的部分是“五四”以来至30年代我国 民俗 开创后的初见繁荣期和近十七年来 民俗 的重新崛起期的历史记录。作

  • 标签: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史重新崛起繁荣期30年代发展动向
  • 简介:民俗志”是相对于“民族志”而被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民族志理论走向“反思”的时代,中国民俗志理论需要拓展民俗志记录的对象、关注民俗事象的现代性存在状态、借鉴民俗情境学派的“实践性”理念以及民族志的“反思性”理念,实践的、反思的民俗志也是中国民俗研究的一种方法。

  • 标签:民俗志实践性反思性
  • 简介:四川渠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方题为“当箭碑”的青砂石碑刻,乃是1990年3月22日该馆田野调查队在农村征集到的.此碑原立于土溪乡赵家村一三岔路口,保存完好.碑长73厘米、宽46厘米、厚11.2厘米.弧形碑首.碑眉为字径8.5×5.8厘米的“当箭碑”三字,楷书,横写.碑文亦楷书,共8行,竖写,字径4×2.6厘米.文为:下民姓士赵泽富同李氏所生孩男青林命犯将军箭伏祈长命富贵易养成人上走岩峰场下走土溪场左走静边市光绪拾三年二月二十九日立此碑立于1887年,“当”字应为“挡”字,叫“挡箭碑”,也有叫做“将军箭”或“指路碑”的.民国年间的《渠县志(?)礼俗志下》中说,该县民间“初生子命犯独木关者,支一木于桥下;犯将军箭者,立指路碑于三岔路

  • 标签:“挡箭碑”民俗学原始观念佛托妈妈观念结构田野调查
  • 简介: <正> 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如今也有了自己的 民俗 研究组织,1998年7月30日青岛市 民俗 会宣告成立。近十几年来,青岛市的专业和业余 民俗 工作者在 民俗的调查和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相继出版了《中国 民俗文化论》(曲金良)、《中国古代 民俗》(郭泮溪)、《美国 民俗 》(李扬译)等著译作品,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尤其是在民间故事搜集整理方面,青岛市的 民俗 者和民间文艺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一批故事

  • 标签:民俗学者青岛市民俗学会民间故事民俗博物馆民间文艺
  • 简介: <正> 一 民俗 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的一门人文科学。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我国 民俗 的研究,目前大都侧重于民间传承的 民俗事象方面。这些 民俗事象都是历史的文化传承,有它从古至今发生、发展,变异、衰亡的过程,而文献却记录了它起源、演化的轨迹。如,我们要研究现在仍在民间传承的端午节习俗,考察它的流变,就离不开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明杨嗣昌的《武陵竞渡略》等古籍。

  • 标签:民俗学研究民俗事象整理文献训话我国古代古习俗
  • 简介:廖明君(以下简称“廖”):德明博士,我注意到近几年你提出了“家乡民俗”的命题,并围绕相关问题做了不少探讨。可以说,这的确是抓住了中国民俗当中一个重要、显著却又长期被忽略的特征,因此能够得到许多同行的认可,被认为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你能不能谈谈自己是怎样提出这个问题的呢?

  • 标签:家乡民俗学安德明人物访谈研究对象意识形态研究方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