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 PPGL)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metanephrines, MNs)是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CA)的中间代谢产物。目前,血、尿MNs均已被广泛推荐为PPGL诊断的首选生化标志物。此外,3-甲氧酪胺(3-methoxytyramine, 3-MT)和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 CgA)也可对PPGL的诊断和鉴别良、恶性提供一定的帮助。了解不同生化检测指标在PPGL诊断中的特点、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方法学选择,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合理规范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长舒霖®和来得时®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组、阳性药物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入选578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区组分段随机方法将受试者按3∶1的比例随机进入长舒霖®组和来得时®组,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标准餐后2h血糖(2hPG)、8点指尖血糖谱、结束时HbA1c和FPG达标率以及低血糖事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甘精胰岛素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结果治疗24周后长舒霖®组与来得时®组的HbA1c分别下降1.16%和1.25%,FPG分别下降3.05 mmol/L和2.90 mmol/L, 2hPG分别下降2.49 mmol/L和2.38 mmol/L,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治疗前后8点指尖血糖谱以及结束时HbA1c和FPG达标率相似(P值均>0.05)。长舒霖®组与来得时®组总体低血糖发生率 (38.00%和39.01%)和夜间低血糖发生率(17.25%和16.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部分为无症状性低血糖,两组均无重度低血糖。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1.77%比52.48%)和甘精胰岛素特异性抗体阳性率(24周时6.91%比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长舒霖®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来得时®相当,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合并肾上腺性库欣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87例PA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其中男45例(51.7%)、女42例(48.3%),年龄15~70(52.7±10.5)岁。根据是否合并ACS,将患者分为PA合并ACS组(n=11)、单纯PA组(n=55),总结PA合并AC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1例PA合并ACS患者中有10例亚临床ACS。与单纯PA组比较,PA合并ACS组患者就诊年龄更大[(55.6±9.1)岁比(48.4±10.2)岁,P=0.033],肾上腺肿瘤最大直径更大[(2.3±1.6)cm比(1.4±0.6)cm,P=0.015],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节律中血清皮质醇水平更高[0∶00皮质醇:158(92,217)nmol/L比71(43,128)nmol/L,P=0.004],血浆ACTH水平更低[8∶00 ACTH:0.80(<0.22,1.45)pmol/L比4.40(2.58,5.93)pmol/L,P<0.001;16∶00 ACTH:0.25(<0.22,0.91)pmol/L比2.03(0.74,3.69)pmol/L,P<0.001;0∶00 ACTH:<0.22(<0.22,0.44)pmol/L比1.27(<0.22,2.66)pmol/L,P<0.001],1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血清皮质醇水平更高[95(73,142)nmol/L比30(22,41)nmol/L,P<0.001]。31例患者行单侧肾上腺手术治疗,其中PA合并ACS组3例(3/8)及单纯PA组3例(3/23)术后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结论PA合并ACS在PA中并不罕见,以合并亚临床ACS为主,极易被漏诊。建议对高龄、肾上腺肿瘤比较大的PA患者,积极检测皮质醇和ACTH分泌节律并行1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筛查ACS。PA合并ACS患者行肾上腺手术治疗后易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建议术后密切随访,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复诊频率对在互联网+共同照护门诊就诊超过2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所有于2018年第一季度、第四季度及2019年第四季度均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完成季度或年度复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9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实际复诊次数将受试者分为随访≥4次组(330例)、随访3次组(128例)和随访≤2次组(38例)。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SDSCA-6)评价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以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基线代谢指标[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舒张压]、基线胰岛素使用情况、基线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协变量用R 3.4.4及TWANG程序包进行三组倾向性评分加权法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随访1年时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人群平均治疗效果(ATE)及各组随访1年及2年末代谢指标的ATE差异。结果经三组倾向性评分加权法分析,与随访≤2次组相比,随访≥4次组1年末随访时运动(+1.16分,P<0.01)、自我监测血糖(+0.82分,P=0.04)及足部检查(+0.99分,P<0.05)评分方面显著改善,随访3次组1年末随访时在运动(+1.50分,P<0.01)及自我监测血糖(+1.10分,P=0.02)评分方面显著改善;随访≥4次组在1年随访时HbA1c有降低趋势(与随访3次组相比-0.25%,P=0.05;与随访≤2次组相比-0.34%,P=0.06);而在2年随访时随访≥4次组HbA1c降低有统计学意义(与随访3次组相比-0.34%,P=0.01;与随访≤2次组相比-0.55%,P<0.01)。各组间随访1年末在其他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及随访1年或2年末 BMI、LDL-C或其他代谢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互联网+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背景下规律随访的2型糖尿病患者,维持每年3~4次复诊频率可显著改善其运动及自我监测血糖的自我管理能力;维持每年4次复诊频率可显著改善其足部检查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并可持续显著改善血糖控制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共同照护持续管理超过1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病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及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趋势。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共同照护门诊规律就诊1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按照季度复诊诊次在V1(初诊)、V2(1个季度)、V3(2个季度)、V4(3个季度)、V5(1年)收集HbA1c及降糖药物日花费,分别在患者初诊及随访1年时,使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SDSCA-6)评价其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依据病程将患者分为A(0~2.5年)、B(>2.5~5.0年)、C(>5~10年)、D(>10~15年)、E(>15年)组,分析不同病程组间、组内在不同复诊诊次HbA1c达标率及各项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结果符合入选标准、完成数据收集及接受初诊、随访1年的自我管理能力评估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232例,其中A组63例,B组14例,C组48例,D组51例,E组56例;随病程延长,随访1年时HbA1c达标率由83.3%降低至32.0%;除A组5次随访间HbA1c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病程组5次随访期间HbA1c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V1时相比,D、E组在V5时降糖药物日花费显著增加[D组:15.2(8.2,28.0)元 vs 14.8(9.8,24.1)元,Z=-2.253,P=0.024;E组:22.1(14.5,32.5)元 vs 18.5(10.8,27.8)元,Z=-3.036,P=0.002]。SDSCA-6得分方面,与初诊相比,V5时A组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在运动[4(2,7)分 vs 6(3,7)分,P=0.004]、遵医嘱监测血糖[2(0.75,3)分 vs 3(0,7)分,P=0.028]方面得分显著降低;C组在运动[6(2.25,7)分 vs 3(1,7)分,P=0.007]、自测血糖[3(1,6.75)分 vs 2(0,4)分,P=0.016]、足部检查[6(1.25,7) vs 0(0,7),P<0.001]方面,D组在遵医嘱测血糖[3(1,5.75)分 vs 1(0,5)分,P=0.010]、足部检查[5(0,7)分 vs 1(0,7)分,P=0.009]方面,E组在遵医嘱测血糖[4(1,7)分 vs 1(0,5)分,P=0.009]方面得分显著提高。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及其达标率随病程延长显著降低。不同病程患者在HbA1c达标维持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及药物花费的变化具有较大差异。为了改善个体化管理质量、应对病程延长带来的代谢指标控制难度增加的问题,可能需要更多地关注病程早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配对血糖监测方案对糖尿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规律就诊(频率为每3个月一次复诊)一年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前后分析。分别在患者初诊及随访1年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使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评价其自我管理能力。于患者初诊时指导患者居家进行餐前餐后配对血糖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适当调整饮食、运动等活动。于1年诊时,调查患者就诊前1个月平均每周实际配对血糖监测频次。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不同配对监测频次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各方面(饮食、运动、自我血糖监测、遵医嘱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用药)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配对监测频次组间BMI及HbA1c的差异。结果符合入选标准并完成数据收集及量表评估的患者共153例。1年诊就诊前1个月内,平均每周配对血糖监测<1次的患者86例为非配对监测组,配对血糖监测≥1次的患者67例为配对监测组。1年诊时,配对监测组与非配对监测组在饮食[7.00(5.00~7.00)分vs 5.00(3.00~7.00)分]、自我监测血糖[4.50(2.00~7.00)分vs 2.00(0.25~4.00)分]及遵医嘱血糖监测[5.00(2.00~7.00)分vs 2.00(0~3.75)分]方面比较得分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663,P=0.008;Z=-3.851,P<0.001;Z=-3.892,P<0.001);在运动、足部护理及用药方面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初诊和1年诊时,非配对监测组和配对监测组BMI和HbA1c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配对血糖监测方案有助于糖尿病患者依据血糖结果调整饮食,促进健康饮食行为,并提高其血糖监测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对肥胖的减重效果及减重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多学科减重门诊团队由2名内分泌科医师、2名营养师、2名康复科运动指导师、1名普外科医师、1名中医科医师以及多名健康教育护士组成。本团队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共纳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多学科减重门诊就诊的患者445例,平均年龄(37.6±12.5)岁,其中女性293例(65.8%),男性152例(34.2%)。在首诊后的3、6、12、18和24个月进行复诊,同时随访其体重及异常的代谢指标,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χ2检验分析影响减重成功率的因素。结果多学科减重门诊患者每次随访体重均较基线体重显著下降(P<0.01)。此外,随访第6和12个月时的体重均较上一次随访体重显著下降[6个月比3个月:(87.2±20.2)比(87.8±19.8)kg,P<0.01;12个月比6个月:(86.7±19.0)比(87.2±20.2)kg,P<0.01]。定义体重较基线下降超过5%为减重成功时,多学科减重门诊患者中减重成功率达40.9%(179/438)~50.9%(110/216)。定义体重较基线下降超过10%为减重成功时,减重成功率逐渐由13.2%(58/438)升高至26.9%(14/52)。女性性别、基线体质指数(BMI)、腰围和减重治疗早期体重下降与减重成功率有关(P<0.01或P<0.05),应用二甲双胍与减重成功率无关(P>0.05)。结论多学科减重团队对肥胖患者的减重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女性性别、基线BMI、腰围和减重治疗早期体重出现下降与减重成功率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空腹血糖(FPG)、血脂、血压等常用临床指标对不同孕前体重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并建立GDM早孕期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早孕期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单胎孕妇1 471名建立随访队列,以孕前体重、早孕期血压、FPG、血脂谱资料完整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孕期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参照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诊断标准,其中GDM组222例、糖耐量正常(NGT)组420例进入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两组相关资料并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分为体重正常及超重、肥胖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不同孕前体重GDM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价值。结果与NGT组相比,GDM组妊娠年龄更大,糖尿病家族史、GDM史比例更高,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更高,中孕期75 g OGTT FPG、1 h血糖(1 hPG)、2 h血糖(2 hPG)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年龄>31.2岁、早孕期FPG>5.42 mmol/L、TG>1.00 mmol/L、LDL-C>2.49 mmol/L、舒张压>72.5 mmHg(1 mmHg=0.133 kPa)和糖尿病家族史均为GDM的独立预测指标。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妊娠年龄、早孕期舒张压和FPG是GDM的独立预测指标;孕前超重、肥胖的孕妇,妊娠次数、糖尿病家族史、早孕期舒张压、FPG和TG对GDM有独立预测价值。TG预测价值大于FPG和舒张压(ROC下面积分别为0.718、0.640和0.648),联合预测准确度更高(ROC曲线下面积达0.793)。结论GDM虽在中晚孕期诊断,但早孕期即显示更高的FPG、TG、LDL-C及舒张压。正常体重者年龄、FPG及舒张压具有预测作用;超重、肥胖者,除FPG及舒张压外,TG、妊娠次数多、DM家族史也对GDM有独立预测作用,TG预测价值大于FPG,多指标联合可提高预测准确性。
简介:摘要2018年7月8日至8月12日通过微信群发布调查问卷链接、在问卷网回答的方式,对107名参加北京市西城区全科医生师资骨干培训项目者、50名中国科学院的全科医生,进行糖尿病足筛查知识的在线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45份。145名全科医生均来自社区一级医院,其中全科医生105名,工作年限为10~20年者76名,大学本科学历者98名。75.9%(110/145)曾听说过糖尿病足筛查并知道应对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98.6%(142/145)知道糖尿病足筛查的内容应包括病史、足部皮肤、神经病变、血管状态,知道足部骨骼及关节畸形、鞋袜选择者73.1%(106/145);21.4%(31/145)曾参加过糖尿病足筛查内容的相关培训。提示一些社区医务人员对糖尿病足筛查认识度不高,对筛查对象及内容了解不全面,且参加培训学习机会和时间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