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狭窄是导致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且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病变引起的卒中危害更大。强化内科治疗为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复发的一线治疗手段,但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血管内治疗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因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而限制了其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治疗中的推广。本文对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主要并发症的特点,并对其处理流程和预防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狭窄是导致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且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病变引起的卒中危害更大。强化内科治疗为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复发的一线治疗手段,但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血管内治疗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因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而限制了其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治疗中的推广。本文对颅内段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主要并发症的特点,并对其处理流程和预防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闭塞非急性期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出新的颈动脉非急性期闭塞分型标准。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连续入院并接受血管内再通介入治疗的症状性颈内动脉非急性闭塞患者95例,并根据脑血管DSA结果作为依据的分型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4型,Ⅰ型: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远端侧支血流逆向灌注,颈动脉颈段远端或岩骨段以远显影;Ⅱ型: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远端侧支逆向灌注,仅颈动脉海绵窦段以远显影;Ⅲ型: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远端侧支逆向灌注,仅颈动脉眼动脉段以远显影;Ⅳ型: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远端侧支逆向灌注,仅颈动脉交通段以远显影,对患者一般情况、手术细节、病变分型、再通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数据收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于定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使用方差分析,否则使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主要安全结局是术后30 d内的任何卒中事件或死亡。结果95例患者中,67例(70.53%)再通成功。在4组临床分型中,介入手术再通率在Ⅰ~Ⅳ型中分别为92.31%(36/39)、81.82%(18/22)、47.83%(11/23)和18.18%(2/11),再通率逐渐降低,这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557,P<0.001)。手术并发症率4型依次为5.13%(2/39)、13.64%(3/22)、21.74%(5/23)和9.10%(1/11),围手术期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率为2.11%(2/95),无其他严重卒中及死亡事件发生。结论颈动脉闭塞非急性期血管内再通治疗对合理选择的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分型中的Ⅰ型和Ⅱ型患者具有较高的介入再通率,而Ⅳ型则再通率明显低,根据新的血管造影分型标准,可提供对手术难度的分层评价,对更有效的筛选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临床依据。

  • 标签: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一种新型基于核磁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后循环评分以预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O)血管内治疗(EVT)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风险。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并接受EVT的急性BAO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连续性登记研究。提出的新型DWI后循环评分根据4个部位(脑桥、中脑、丘脑和小脑)的急性梗死特征进行计分,正常为0分,满分为16分。无效再通定义为EVT术后BAO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级),但90 d预后不良(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首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该评分是否为无效再通的独立预测因素,然后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明确该评分的预测表现力,最后按照年龄、治疗时间窗、卒中严重程度和病因进行分层和交互分析,探索该评分对无效再通的预测作用在不同亚组人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纳入本研究分析的109例患者中,共有48例(44.0%)发生了无效再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WI后循环评分与无效再通呈独立正相关(校正OR=1.31,95%CI 1.07~1.62, 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评分预测无效再通的曲线下面积为0.74(95%CI 0.65~0.83),最佳界值为≥3分(敏感度0.75,特异度0.66,准确率0.70);分层和交互分析并没发现该评分对无效再通的预测作用在上述不同亚组人群中存在差异(交互作用P>0.10)。结论这种新型DWI后循环评分可作为预测急性BAO患者EVT术后发生无效再通风险的有效可靠指标。然而,本研究结果需要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和不同种族人群中进一步验证。

  • 标签:卒中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无效再通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DSA侧支量表用于预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O)血管内治疗(EVT)术后无效再通风险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接受EVT的148例急性BAO患者。新型DSA侧支量表基于术前DSA图像评价基底动脉的侧支循环,分为4级,1~2级为侧支代偿差、3级为侧支代偿可、4级为侧支代偿好。无效再通定义为EVT术后BAO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但术后90 d预后不良(改良Rankin量表>3分)。采用加权Kappa系数评价新型DSA侧支量表的观察者间一致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验证该侧支量表与无效再通的独立相关性;按照年龄、发病到穿刺时间、卒中严重程度和病因分型进行分层,观察不同亚组之间该侧支量表对无效再通的预测作用是否相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8例BAO患者,其中69例(46.6%)发生了无效再通。新型DSA侧支量表分级1~4级患者分别为3、25、78、42例,无效再通发生率依次为100%(3/3)、72.0%(18/25)、47.4%(37/78)和26.2%(11/42),呈逐渐下降趋势。新型DSA侧支量表的两名观察者间一致性非常高(加权Kappa=0.95,95%CI 0.91~0.9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新型DSA侧支量表与无效再通呈独立负相关(校正OR值0.47,95%CI 0.23~0.98)。亚组分析显示在预测无效再通时,该侧支量表与年龄、发病到穿刺时间、卒中严重程度和病因分型均不存在交互作用(交互P值>0.10)。结论新型DSA侧支量表可作为预测急性BAO患者EVT术后发生无效再通的有效可靠指标。

  • 标签:基底动脉动脉闭塞性疾病侧支循环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无效再通
  • 简介:摘要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日至3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接受脑动脉造影术的全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39例。急诊筛查至诊疗过程结束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可以安全及时有效地救治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

  • 标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颅内动脉瘤破裂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桥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在发病4.5 h以内到院的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施血管内治疗的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AIS患者89例,按照是否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分为桥接治疗组及直接介入治疗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信息包括性别构成、发病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既往病史、吸烟史、术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信息包括发病至医院时间、到院至穿刺时间、穿刺到血管开通时间以及并发症(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和90 dm R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给予静脉溶栓的桥接治疗是否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桥接治疗组共49例患者、直接介入治疗组共40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线信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发病至医院时间、到院至穿刺时间、穿刺至血管开通时间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桥接治疗组中26.5%(13例)的患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14.3%(7例)患者90 d死亡;直接血管内治疗组中17.5%(7例)患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及7.5%(3例)的患者90 d死亡,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90 d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31、1.017,P=0.310、0.313)。以不同临床结局为因变量,调整性别、入院NIHSS、既往病史等因素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给予静脉溶栓的桥接治疗并不是影响临床结局的因素(OR=0.795,95%CI:0.280~2.258,P=0.666)。结论桥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对发病4.5 h以内到院的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AIS患者同样安全有效,在时间窗内应尽量给予静脉溶栓治疗。

  • 标签:卒中血栓溶解疗法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重要病因,针对其治疗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目前已在临床普遍开展。脑高灌注综合征(CHS)是CAS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将对CAS术后CHS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其预防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高灌注综合征现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CA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诊断为ICAD、拟行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的患者,共78例。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后(无支架置入等补救措施)血管残余狭窄率≤30%为手术成功。评估术后72 h症状性脑梗死、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术后90 d内靶血管区域卒中事件和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7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其中65例(83.3%)为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13例(16.7%)在球囊扩张成形术后给予补救性支架置入(6例因血管夹层,7例因术中出现血管弹性回缩)。术后72 h,2例出现并发症(2.6%),其中1例为症状性脑梗死,1例为症状性脑出血。78例患者中,球囊扩张成形后靶血管出现夹层22例(28.2%),其中16例(20.5%)因前向血流良好,未给予补救处理,6例(7.7%)给予支架置入。接受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的65例患者中,90 d内1例(1.5%)出现靶血管区域的缺血性卒中事件,6例(9.2%)再狭窄,其中症状性再狭窄2例(3.1%),1例给予支架置入治疗;非症状性再狭窄4例(6.2%)。13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的患者中,4例(30.8%)90 d内出现靶血管再狭窄,其中2例为症状性,2例为非症状性。结论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ICAD手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疗效较好。尚需要随机对照等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颅内动脉硬化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结果
  • 简介:缺血性卒中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位死亡原因,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其最常见的原因。随着缺血性卒中介入材料技术及介入操作技术的进步,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在中国已经广泛开展,从事该技术的医师临床背景不尽相同,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及血管外科等。由于缺血性卒中介入技术是高风险手术,因此,对于介入者操作技术的培养尤显重要。传统的缺血性卒中介入培训主要针对介入技术本身进行,但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是一项综合治疗模式,包括介入技术、缺血性卒中临床理论及介入术后临床管理和随访。传统的培训模式已经不符合培训实际情况,我们提出“点与面”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

  • 标签:教学模式神经介入临床教学
  • 简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血管的及时开通会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故时间就是大脑。近20年来,学者们一直探索应用各种技术,以实现这一设想,同时也在科学地评估各种治疗方法的风险和获益。

  • 标签:脑梗死急性血栓溶解疗法新模式
  • 简介:颈动脉狭窄的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分离、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和放射性损伤等,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业已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能够显著降低中到重度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对于无症状重度狭窄患者,CEA也有一定益处。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carotidangioplastyandstenting,CAS)在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CEA的一种替代治疗手段。

  • 标签: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血管成形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 简介:颅内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作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有种族差异。WASID(theWarfarinvsAspirinforSymptomaticIntracranialDisease)的56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疾病患者的系统分析显示,106例患者发生了缺血性卒中(18.6%),其中77例发生在狭窄动脉供血区(72.6%)。多因素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相应供血区卒中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卒中与狭窄率呈线性相关。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卒中史并且动脉狭窄率≥70%的患者,狭窄动脉供血区卒中的1年发作率为18%(13%~24%),2年发作率为19%(14%~25%)。但对有TIA或卒中发生,并且动脉狭窄率〈70%的患者,狭窄动脉供血区卒中的发作率则明显下降,1年和2年的卒中发作率分别为6%(4%~10%)和10%(7%~14%)。

  • 标签: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卒中动脉供血区透视多因素分析
  • 简介:颈动脉狭窄的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分离、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和放射性损伤等,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业已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中到重度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对于无症状重度狭窄患者,CEA也有一定益处。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carotidangioplastyandstenting,CAS)在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CEA的一种替代治疗手段。

  • 标签:动脉粥样硬化支架成形介入治疗治疗手段CEA
  • 简介:颈动脉分叉处独特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决定了该处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易发生的部位,造成管径的狭窄而导致脑组织远端血流动力学性梗死。另外,沿颈动脉球内侧壁的血流保持层流,有着很高的流速和很强的剪切力,而其外侧壁处血流的分离、停滞、湍流和复杂震荡的剪切力都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脱落。因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卒中发生的10%~20%),对其治疗是多年来受全球关注的热点。

  • 标签: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流动力学特征颈动脉分叉剪切力
Baidu
map